(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11月19日,市总工会主办的“百名工匠助村行”活动走进浑南区上林零碳有机农场(以下简称上林农场),沈阳工匠、劳动模范深入田间地头,围绕树莓、芦笋等特色作物种植开展“零距离”指导,为农户送上提质增效的“科技良方”。
劳模工匠化身“技术智囊”
田间破解种植难题
活动现场,沈阳工匠、法库县九九树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振平和省劳动模范、市强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亚艳,与农场工作人员、种植农户一道俯身检验土壤情况,张亚艳扒开土层观察根系发育状态,分析作物种植中遇到的难题。
针对树莓苗发芽率低、成活率不佳的痛点,张亚艳精准剖析:“作物生长与水、肥、田间管理息息相关,农场缺乏专业上水设施,人工浇水导致土壤流失,加之杂草清理不及时,直接影响了种苗生长态势。”她表示,农场可以根据种植规范要求,适当发展冷棚,有效解决冬季种植空窗期的问题。
夏振平在实地考察后,对栽培技术优化提出了建议:“农场具备良好的种植基础,但种植方式的规范性有待提升,这直接关系到作物的成活率与产量。”他表示,将全力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农场攻克技术难关。
“我们作为‘职工美丽乡村游’的26个消费点位之一,今年首次尝试鲜芦笋、树莓种植,因缺乏专业技术指导,成活率和产量都未达预期,所以我们向市总工会求助,希望得到农技专家的支持和帮助。”沈阳方德小镇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林零碳有机农场负责人王厚刚道出基层农业发展的共性困境。而此次劳模工匠现场指导让他重拾信心,他说:“专家们从土壤检测、选苗定植,到灌溉施肥、衍生品开发,进行了全链条系统性讲解,为我们明年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种植效益提供了科学遵循。”上林农场种植负责人胡永昌同样收获满满,他说:“从土壤改良到田间管理的精准指导,让我们摸清了种植门道,对明年丰产丰收充满信心。”
技术下沉激活产业动能
工会赋能乡村振兴
“这里200多亩地的自然条件不错,如果规划合理,科学种植,明年应该会有很好的前景。”夏振平表示明年三四月份将跟随农技专家团队持续跟进,从种苗筛选、土壤改良到水肥管理,为农场制定全周期标准化种植方案。“明年应该选一些适合采摘的树莓品种,这样更符合农场的经营定位。”已经带领众多种植户获得丰收的夏振平对解决上林农场的种植难题信心十足。
此次“助村行”活动不仅为上林农场解决了燃眉之急,更通过“田间课堂”的形式,让农户直观掌握标准化种植技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的技术支撑。
今年以来,市总工会通过“百名工匠助村行”精准破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为沈阳市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沈阳市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百名工匠助村行”活动前期集结近百名劳模与工匠,依托其技术专长与实践经验,为乡村企业、合作社及农户提供“点对点”精准赋能。活动自9月启动以来已成功开展近20场,以技术下沉破解生产难题,以匠心传承激发乡村产业活力。未来将持续深化活动内涵,聚焦乡村产业发展痛点难点,在技术帮扶、人才培育、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工匠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