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澎湃城市动力
创始人
2025-11-21 05:46:32

(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詹德华

  多年前,一幅孩子们描绘的地铁长卷,画出了沈阳人对地铁的期盼和想象。2010年的秋天,当沈阳人如同过节一般涌向刚刚开通的地铁1号线时,这幅孩子们心中的地铁画卷,已经是地铁青年大街站墙壁上的艺术品。

  那一天的评论里,我引用了“我听见风,来自地铁和人海”的歌词。秋天开行的首趟列车,成为了这座城市开往春天的地铁——不断延展,不断扩容,激发城市的活力,澎湃城市的动力,拓展城市的潜力。

  经营地铁,服务沈城。沈阳地铁,绝不仅仅是一种交通设施,这是一条与城市共呼吸、与人民共前进的发展路径。地铁网络的不断拓展,带来的是时间的压缩,空间的折叠,城市格局的重塑,沈阳地铁正以“城市运营商”的角色参与城市更多维的发展。

  地铁之上的城市脉动,印证一座城市的蝶变。轨道上的城市网络,是颠覆了千年格局的城市空间革命,随着地铁网络的拓展,  ,地铁澎湃城市动力)催生了“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新形态,城市功能也进行着理性的调整与分配。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因便捷的连接而得以合理分布,城市因此变得更加专业而高效。

  地铁以其无与伦比的效率,让沈阳这座城市的运转节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遥远的地理距离可以转化为精确的分钟计数,极端的天气不再是阻碍出行的羁绊,“时空压缩”效应不仅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半径,更让这座城市以更快的节奏,更现代的方式,融入时代的进程中。

  地铁如同城市的血脉,它的延伸决定了城市生长的方向,悄然改变着我们对空间、时间,乃至人际关系的理解,更在无形中重塑着城市的肌理与市民的心灵图景。地铁为城市产业格局注入活力,使其潜力充分释放,因地铁而改变的城市经济增长,已远超其交通工具,乃至交通枢纽本身。

  沈阳地铁,亦如这座城市的风景线,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厚重、温暖、感性、豪放,也不断渲染城市的未来。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的温度。自从有了地铁,这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早晚高峰周到细致的服务,车厢内的互相帮助,炎炎夏日设置的“纳凉区”,大雨天免费发放的雨衣……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的厚重。146座地铁站,是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各类文化的展示平台,无论是历史的丰厚还是地域文化的独特,都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呈现。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的胸襟。奥体歌声余音绕梁,歌迷们已涌向地铁奥体中心站,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那一张张免费的地铁卡,传达的是这座城市的善意,更是一座城市的热情、豪爽、开放和温暖。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的未来。当蒲河、机场、世博园等一个个曾经感觉遥远的地方,因为地铁的贯通而变得近在咫尺;当抚顺市民涌向双马等车站,乘坐地铁到沈阳工作办事;当外地游客来到沈阳,刷码乘车,通过沈阳地铁融入这座活力之城……城市的发展、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与全国的融合,面向世界的开放,都在这一条条地铁线路上,成为了现实。

  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开通那天,一位在东陵公园附近居住的老作家这样写道:沈阳东部居民凭借地铁,从此与城市中心紧密相连,可以时刻感受城市的脉动。

  城市既要向上拔节生长,也要不断地向下扎根。品质地铁、数字地铁、文明地铁、绿色地铁、平安地铁……城市因地铁而改变,这澎湃的动能,必定一浪高过一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的小学开展赵王城遗址研学活动 (来源:邯郸晚报) 为使同学们亲身感知脚下土地的深厚历史,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11月1...
银杏为何被称为“活化石”? 银杏,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活化石”...
雷锋的故事观后感300字 雷锋...  范文一  今又到了周末,李老师发给我一本《雷锋的故事》,叫我认真地读一下。  到了家,我打开书包,...
雷锋的故事观后感400字 听完...  雷锋的故事观后感_1  《雷锋的故事》这本书,让我百看不厌,我深深的被雷锋一心向党报国家、心系人民...
雷锋的故事观后感600字 雷锋...  雷锋的故事观后感(1)  以前,我一直认为学雷锋只是简单地帮别人一个忙,读了《雷锋故事》才明白,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