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富春江畔,民营经济的传承与创新正书写新篇。在这里,一支青春、专业、担当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队伍加速崛起。从光电通信的技术突破到生物医药的研发攻坚,从环保热电的绿色转型到空分设备的匠心制造,富阳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的成员们深耕富阳优势产业领域。
如今,在富阳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团区委的协同培育下,这支“新生力量”正从“接力者”成长为“领跑者”,成为推动富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骨干。
三维培育体系,筑牢成长“青蓝”基石
富阳区精准把握新生代企业家成长需求,构建起“富春论道”“传承营”“青蓝公益基金”三位一体的培育体系,实现思想引领、能力提升与价值实现的全方位赋能。
“富春论道”作为高端思想赋能平台,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围绕宏观经济、企业管理、科技创新等主题传经授业。通过专题讲座与互动交流,新生代企业家得以拓宽战略视野、把握行业前沿动态,在思维碰撞中探寻企业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该活动已累计举办数十场,成为企业家更新知识体系、对接高端资源的重要窗口。
“富商传承营”以“互学互鉴+导师传帮带”为核心模式,搭建起新老企业家协同发展的桥梁。经验丰富的老企业家化身导师,通过企业参访、案例分享、座谈研讨等形式,将经营智慧与创业经验倾囊相授。这种“青蓝接力”不仅促进了企业管理经验的代际传承,更实现了老一辈稳健作风与新生代创新思维的深度融合,显著增强了企业家群体的凝聚力与实战能力。
“青蓝公益基金”则为新生代企业家践行社会责任搭建常态化平台。六年来,基金累计募集资金70余万元,持续资助10名优秀学子圆梦高校,公益实践让新生代企业家在回馈社会中强化责任担当,塑造了有温度、有情怀的群体形象。
精准纾困赋能,厚植发展“沃土”环境
为破解新生代企业家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富阳区工商联建立起常态化政策传导与诉求响应机制,以“实打实”的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富阳区负责人结对联系机制成为政策落地与诉求解决的关键纽带。每位区负责人常态化联系1-2名新生代企业家,通过定期走访、专题座谈等形式,实现政策宣讲“点对点”、情况了解“面对面”、困难解决“实打实”。这套走访、收集、协调、反馈的闭环管理流程,确保惠企政策精准送达,企业诉求及时回应。
浙江百灵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喻远鹏告诉记者,其银湖开发区总部楼宇因营收与税收核算问题无法完成验收,影响投产入驻。区委统战部牵头协调原招商及验收部门核实会商,最终按约定合并名下企业营收与税收完成验收,保障企业顺利运营。浙江富浦线缆有限公司则在环保整改中受益:总经理张莹向区工商联反映生产线停产压力,后来通过专项协调会争取到整改缓冲期,实现环保达标与正常经营的双赢。
“这些机制与案例体现了富阳区在服务新生代企业家过程中注重实效、精准纾困的工作导向,逐步构建起政策传导有温度、诉求响应有速度、难题化解有力度的亲清政商环境。”富阳区工商联副主席赵敏燕说。
厚植责任担当,绘就共富“崭新”图景
在富阳区,公益捐助成为企业家群体的自觉行动。2024年,会员企业向区慈善总会捐款达171万元,长命电池、江丰股份等企业纷纷慷慨解囊。此外,浙江江丰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杰带领企业累计捐款捐物超1000万元,涵盖捐资助学、抗震救灾等多个领域。杭州特种纸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王建业发起“新星阳光慈善基金”,专项资助困境学子,并向两所高校教育基金会捐款103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在共同富裕实践中,新生代企业家创新路径拓展公益外延。通过开办共富工坊、定向吸纳残疾人就业等方式,他们将企业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紧密结合,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弱势群体。为“青蓝公益基金”受助学生小杨母亲治疗胃癌发起的专项捐助,筹集资金10余万元,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面向未来,富阳区将继续实施新生代企业家现代化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发现、选育、引领、助跑、关爱等环节,着力培养一支“思想政治过硬、战略眼光高远、经营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担当、个人修养高雅”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