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捐献者已让1100余名患者获新生
创始人
2025-11-15 12:08:27

这场生命馈赠背后,有3万多份同样的心意

福州捐献者已让1100余名患者获新生

福州晚报14日报道的福州52岁市民榕海(化名)一家三代同心的大爱故事,打动了许多人。福州、福建乃至全国的公民遗体器官捐献现状如何?怎么才能完成捐献……带着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14日采访了福建省红十字会和福州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

器官捐献须经三环节

“榕海先生的案例,展现了器官捐献的3个关键环节,缺一不可。”福建省红十字会造干(器官)中心主任敖志雄介绍。

首先是器官要过“医学关”:捐献的器官得满足“功能完好、无禁忌风险、适配临床”等要求。比如,要捐献的器官,不能有严重衰竭或不可逆损伤。捐献者不能患有艾滋病、乙肝等可通过移植传播的传染病,也不能有恶性肿瘤扩散、全身严重感染等情况。器官经专业医疗评估合格后,才能用于救治患者。

其次是尊重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如果自然人生前明确表示“不同意捐献”,无论其器官医学条件多好,都不能违背其意愿强行捐献。反之,如果自然人生前未明确反对,后续可由家属进一步协商决定。

最后是要直系亲属共同书面同意,这步直接关系到捐献事宜能否落地。敖志雄说:“很多人是突然离世,没来得及向家人表达捐献意愿。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等直系亲属共同书面同意。即便当事人生前登记过器官捐献志愿,但其临终时,有一名直系亲属不同意,捐献也无法进行。”

因此,奔波在各家医院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需要科普政策,做到‘让人知晓’,但绝不是‘劝捐’。他们也能传递捐献者的潜在心意,这次榕海先生的家人,就是在办理捐献手续时,意外得知榕海早已登记了捐献志愿。一家人跨越生死,来了一场‘互相确认’。”敖志雄说。

福州捐献者

已让1100余名患者获新生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福建省、福州市公民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稳步推进,群众对遗体器官捐献的知晓度、认同度逐年提高。

记者从福建省红十字会获悉:自2011年7月推进遗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数据截至14日17时许),我省累计有1108人完成去世后器官捐献,共挽救了3746名器官衰竭者的生命;自2014年开通遗体器官捐献意愿登记渠道后,已有176878人主动加入(数据截至14日17时许)。今年1月1日至11月7日,全省新增意愿登记捐献器官、遗体志愿者2713人,他们用一份份“生命契约”践行大爱担当(以上数据覆盖福州等设区市)。

记者从福州市红十字会获悉,截至目前,福州市遗体和器官登记捐献志愿者达到34378人,已累计实现器官捐献370例;累计实现遗体捐献508人。捐献者们的大爱,已让1100余名器官衰竭患者获得新生,让800多名患者重见光明。“其实,每例捐献事例的背后,都凝聚着捐献者及其家属的大爱抉择,是‘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生动注脚。”福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陈强说。

微光成炬

为社会注入温暖

每一例捐献,都是一个无私的选择,都挽救了一个或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像榕海先生这样悄然登记的人也许就在你我身边。

福州的林女士今年42岁,是一名遗体和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心外科医生的办公室里,听说医院有很多医生都是遗体和器官捐献志愿者。我当时特别感动,觉得他们真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林女士回忆道。

就在那天,林女士扫描医生办公桌上的二维码,进入“志愿登记”页面申请,默默完成了登记。她说,当时觉得遗体若能用于医学研究,不仅意义深远,还是一种环保的方式。

榕海一家“默契大爱”的故事,让林女士的内心深受触动。她认为,凡人的善举虽小,微光亦能汇聚成炬。这个世界上,许多人正在等待合适的器官移植,而每一位捐献者,都是他们重获新生的希望。

器官捐献并非遥不可及,它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是许多普通人在抵达生命终点站之前作出的非凡决定。这份跨越生死的馈赠,不仅让个体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更为整个社会注入了直击心灵的温暖与敬意。(记者 朱丹华 陈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职工病死在工作岗位上能否享受工...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
关于工伤期间工资待遇问题 劳动...   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
与客户聚会中醉酒不慎摔伤不属工...   核心内容:帮客户陪酒,醉酒摔伤是否属工伤?相互存在业务关系的单位、客户之间自然也少不了要聚会、联...
河北今年将实现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记者从17日召开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河北今年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 江苏...   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已经于最新或2023(历届)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