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近代中国海军的摇篮,承载着民族向海图强的梦想。1866年,船政在福州马尾诞生,之后便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蒸汽轮船“万年清”、第一支新式舰队、第一所海军军官学校、第一个航空工厂等。
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蒸汽轮船“万年清”(资料图)。
1918年,现代意义上的首艘航母“百眼巨人”号加入英国皇家海军。早在一年前的1917年,福州海军飞潜学校设立。1918年,中国海军在福州船政局设立马江海军制造飞机处(海军飞机制造工程处),自主研发海军飞机。1919年,中国第一架自主研发的水上双翼教练、侦察机成功建造。为扩展飞机作战范围,1921年王助设计出世界海军史上第一艘“浮动机库”,当时的正式名称为“飞机浮站”。这是一种可拖航的浮动机库,用于在长江等水域停泊、维护水上飞机。该浮站于1922年由上海的海军江南造船所建成,这个“土航母”是近代中国海军在艰难条件下寻求航空母舰梦的一次实践。
说到中国航母梦,就不能不提福州人陈绍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达达尼尔海战中,英军一架水上飞机从航空母舰上出击,将敌舰送入海底,海战模式发生剧变。在欧洲观战考察的陈绍宽看在眼里,决心建造中国自己的航母。他担任海军部部长时多次提议建航母,1928年撰文说“(添造)航空母舰一艘,约须2000万元”。陈绍宽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提出建造航母具体计划的第一人。(记者 欧阳进权 申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