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胡法官!子女们态度变了,我能安享晚年了!”近日,九旬老人陈阿婆紧紧握着闽侯法院上街法庭胡法官的手,眼眶泛红地表达谢意。这一幕背后,是一场长达数月的赡养纠纷化解之路。
事情始于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身形佝偻、头发花白的陈阿婆独自坐在闽侯法院立案大厅长椅上,攥着起诉状泣不成声:“法官,帮帮我,九个子女都不管我了!”胡法官见状,当即安抚老人情绪,接过了这起棘手的赡养纠纷案。
为摸清案情,胡法官带队前往陈阿婆所在村委会走访。村干部无奈地表示,老人独居多年,子女们因赡养方式、分家不公、存款分配等问题积怨已久,村委会多次调解均无成效。随后,胡法官逐一联系九名子女,却遭遇各执一词的僵局:大儿子称家庭负担重,二儿子抱怨分家不均,小儿子则质疑母亲存款去向,手足间的矛盾如同乱麻难以拆解。
此后数周,胡法官联动村干部,先后组织现场调解、“背靠背”沟通及电话调解,苦口婆心释法明理,却始终未能促成一致。看着形单影只的陈阿婆,胡法官决定依法判决,明确三名儿子轮流照料老人生活起居,六名女儿每月支付赡养费。
更令人动容的是,判决书后胡法官写下深情寄语:“孝道是代代相传的家族瑰宝,愿你们放下成见,用爱与包容重拾亲情。”判决生效后,胡法官并未“一判了之”,而是持续跟进:电话回访确认赡养费支付情况,实地走访关心老人生活,反复劝导子女们化解心结。
“哪有隔夜仇,这也是你们母亲的期盼。”在一次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沟通中,子女们终于解开心结,承诺全力履行赡养义务。如今,陈阿婆的生活有人照料,子女们也重拾手足亲情,这场赡养纠纷以温情落幕。(记者 林春长 通讯员 胡秀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