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嘉宾参访福州项目——
触摸绿色脉动 期待未来合作
金秋时节,榕城依旧满眼翠绿。5日,前来参加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的国内外嘉宾,深入福州清洁能源项目一线,边走边看、边谈边议,触摸福州的绿色脉动。“令人印象深刻”“期待未来合作”……跟随嘉宾们的脚步,记者感受到双方合作的信心不断增强,区域绿色发展的蓝图更加清晰。
国内外嘉宾参访清洁能源企业。记者 包华 摄
实力:产业发展超出预期
兴化湾,见证福州清洁能源发展的铿锵步伐。
迎着海风,嘉宾们走进位于兴化湾畔的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清核电”),站在“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前仔细聆听,详细了解这一中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创新历程与卓越性能。“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建成投运,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成功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已成为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名片。”现场,福清核电副总经理陈宇肇介绍,中核集团海外业务布局深远,合作形式多样,其中核技术应用产品与服务,如放射性同位素、辐照应用、核医疗设备等已出口多个国家,包括部分东盟市场。“玲龙一号”小堆技术也引起了包括部分东盟国家在内的浓厚兴趣。当前,福清核电正与多个东盟国家保持密切沟通,积极参与其核能发展的前期工作。
与福清核电隔海相望的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是全国首个集海上风电主机、发电机、叶片、钢结构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产业园。2024年,园区陆续下线20兆瓦、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持续刷新全球单机容量最高纪录,并实现了完全自主化设计、关键部件100%国产化,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在产业园内,嘉宾们走进东方电气、金风科技车间,实地了解福建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的实力。
“福州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超乎我的预期。”对于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世国来说,这是一次印象深刻的故地重游。2019年园区东方电气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下线,张世国就在现场,至今他还清楚地记着具体日期——9月25日。
“这次,我们在厂区看到了18兆瓦的机组,而且我知道园区已下线26兆瓦的机组,福建的海上风电产业已经引领全球。”张世国说,福建在东南亚的新能源合作中可以扮演引领者的角色,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在福州召开,对于两地企业的合作将起到积极作用。
互鉴:希望增强交流共促发展
此次项目参访,嘉宾们不仅感受到了“国之重器”的实力,也领略到了“绿色引擎”的魅力。
踏入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福研究院”),一系列全球首创和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瞬间吸引了嘉宾们的目光。自2022年成立以来,东福研究院便将目光紧紧锁定在海洋能与海工装备领域,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成为驱动福建绿色发展的强劲新引擎。
东福研究院董事、总经理刘泰生介绍,研究院与谢和平院士团队携手合作,先后完成了全球首次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海试、110Nm3/h(即标准立方米每小时)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陆上试验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这些突破性成果,为低成本、大规模开发海洋氢能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让海洋氢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愈发清晰。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在现场嘉宾、上海宇石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马明川看来,此次参访是一次不错的行业交流机会。
“宇石能源重点聚焦终极能源氢能,集团不仅把氢能应用到交通端,提供动力能源,而且把氢能作为氢储能,提供冷热电的能源供给。”马明川表示,依托地方政府政策支持,近年来,集团在浙江海岛上打造了光伏—制氢—发电的一整套绿色电力供应方案;与厦门金龙合作,在西部矿区提供氢能重卡;与福建省景区合作,提供景区内的氢动力观光车;与山东地方国网合作,提供绿色清洁的氢动力无人机。
“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氢能的数字科技新模式,实现能源、运输、消费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能源成本,提升可持续发展韧性。”马明川说,通过参加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以及本次参访活动,希望能与国内以及东盟国家能源企业,加强在资金、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交流。
信心:期待未来双方合作
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嘉宾们走进位于闽江口的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再次感受福州清洁能源发展的蓬勃脉动。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锂电储能设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为客户提供领先的智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集成技术能力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在核心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仔细询问公司产品性能、技术特点,来自东盟能源中心可持续与可再生能源部门的高级研究分析师莫妮卡·梅德卡瓦提看到了广阔的合作前景。
《东盟能源合作行动计划(2026-2030)》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5%、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的目标。莫妮卡·梅德卡瓦提认为,福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和储能产业发展能很好地助力目标的实现。
“我感到非常庆幸的是,福建离东盟国家都很近。”莫妮卡·梅德卡瓦提说,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东盟国家需要提升清洁能源的占比,但是目前各国电网系统相对较旧,所以储能技术可以在其中找到用武之地。“在我看来,与中国,特别是与福建建立合作关系是非常关键的策略。”(记者 冯雪珠 朱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