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2岁。这位从福州走出的优秀女儿,扎根海防科研近半个世纪,用67项重大科研成果筑牢国家海疆屏障。

从元代诗人萨都剌
到近代海军名将萨镇冰
从学界泰斗到抗日英烈
萨氏家族
在福州这片土地上人才辈出
成为榕城精神的生动注脚
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下
萨本茂:“科研报国”的福州女儿
1924年,萨本茂生于福州一个铁路职工家庭,是元代著名汉辞学家萨都剌第十八代孙,海军名将萨镇冰的侄孙女。在福州仓山长大的岁月里,她亲历福州沦陷的屈辱,爱国情怀在她心中深深扎根。
1949年前,中国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疆航道上,因乙炔气供应不足,无法点亮舰船的“眼睛”——航标灯,使得万里海疆夜晚陷入一片漆黑。这件事对萨本茂刺激不小,她决定报考福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化学系,立志将来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出力。
图: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1950年,萨本茂从福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化学系毕业后,先后在福建省科学馆工作及省立福州一中任教。
1952年,28岁的萨本茂进入上海天原化工厂工作,开始了她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海军国防科研生涯。她向厂长请战研制乙炔气,白天,她从郊区跑到市区图书馆查找资料、翻阅文献;晚上,则一头扎进简陋逼仄的实验室做实验。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她在100多个配方实验中找到了一种,终于研制成功。经过3个月的试验改良,不沾灯嘴且耐用值高过法国同类产品12.5倍的洁净的乙炔清净剂诞生了。在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乙炔清净剂、乙炔瓶填料、舰船尾轴防腐涂料等3项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其中2项填补国内空白,舰船尾轴包玻璃钢至今仍处世界领先地位。
萨本茂与海军官兵在一起。图:人民海军
萨本茂还先后获评“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军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军妇女先进个人”“海军优秀科技干部”等多项荣誉。1986年,海军党委授予她“热爱海军事业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颁发二级英模奖章。2019年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大会上,她作为突出贡献个人受中央军委表彰,被誉为“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
1986年,海军党委授予萨本茂“热爱海军事业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图:人民海军
这位福州女儿一生无私奉献,将全部心血献给国防事业。即便定居外地,她仍多次回到福州参加母校校庆,用乡音诉说对故土的牵挂。她以百年人生诠释了何为“科研报国、大爱无疆”。
图: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萨镇冰:船政淬炼的“平民省长”
说起萨本茂的叔祖父萨镇冰,福州人都不会陌生。作为船政精神的核心代表,萨镇冰11岁考入福州船政后学堂驾驶班,自此与海军结下不解之缘,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归来后投身中国海防建设。

1888年,北洋水师成立,萨镇冰担任康济舰管带。甲午海战中,他坚守日岛11天浴血抗敌;战后主导重建海军,统一南北水师,推行科学治军,官至民国海军总长、代国务总理。

对福州这片故土,萨镇冰饱含深情。1923年至1926年,任福建省省长期间,他布衣布鞋步行办公,被福州人亲切地称为“平民省长”;1922年福建水灾(南港兵灾)中,年近七旬的他奔走募捐,重建街道、安置灾民,被百姓尊为“萨菩萨”。抗战时期,他赴南洋宣慰侨胞、募集抗战物资,新中国成立前夕拒绝赴台选择留守福州。1952年,萨镇冰病逝于福州,他以93岁的高龄,经历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四个历史时期,几乎与我国近代海史同始终。
萨镇冰晚年住所仁寿堂 陈暖/摄
萨氏家族:群星闪耀的福州名门
除了萨镇冰和萨本茂,自元代萨仲礼入闽定居福州以来,雁门萨氏六百年间人才辈出,如抗日英烈将领萨师俊,物理学家、原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原福建省图书馆馆长萨兆寅,是福州名门望族的典范之一。
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生于雁门,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著有《雁门集》。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担任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知事。
萨琦:明代宣德五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倡导家族接纳儒家礼教,推动汉化融合,是促进族群和谐的关键人物。
萨本栋:著名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1937年接任厦门大学校长,战乱中带领厦大西迁长汀坚守办学,被赞为“加尔各答以东最完善的大学”,终因积劳成疾47岁病逝,骨灰安葬于厦大校园。
萨师俊:中山舰舰长,萨镇冰侄孙,1938年武汉会战中指挥舰艇抗击日军,被炸断双腿仍拒绝撤离,誓与军舰共存亡,壮烈殉国,成为抗战时期阵亡的职衔最高海军军官。
萨本炘:中国近代著名的造船专家、工程师。曾任江南造船所总工程师、江汉船舶机械公司总工程师、武昌造船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为我国建造基地扫雷舰和常规动力潜艇作出贡献。
萨孟武:著名法学家、社会学家,在法学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影响深远。
萨师煊:中国数据库学科奠基人,创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推动我国计算机学科发展。
萨支唐:国际著名微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半导体领域成就斐然。
图:福州文物
这些萨氏族人,或驰骋海防、或深耕学术、或以身殉国,他们的故事与福州三坊七巷的古韵、中国船政的荣光、西湖公园的《萨氏赐茔图铭》摩崖石刻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福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
朱紫坊的萨氏祖居静静矗立,船政文化博物馆的展陈诉说着往昔荣光,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的校园里仍传颂着杰出校友的事迹。六百年来,福州萨氏薪火相传,用一代代人的坚守,诠释了爱乡爱国、敢为人先的精神密码。
如今,萨本茂同志虽已远去,但她与家族先辈们的家国情怀,仍在闽江两岸代代相传。
记者 申哲 燕晓 童雯婷
综合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人民海军、内蒙古画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