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起,福州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行动,截至10月30日已立案131起,结案101起,罚没99.81万元。近日,福州市场监管部门公布了专项整治典型案例。
福建某广播频道广告经营全权代理公司,在该广播频道《相约健康》等栏目的凌晨、夜间等非黄金时段,发布“熊胆粉”“参茸卫生丸”“坤宝丸”等广告。广告中含有“血糖平稳了”“中风患者能下地走路”等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并使用患者形象作推荐、证明,该广告内容未经药品广告审查。
该公司还在《名医名师健康大讲堂》栏目中,以介绍健康知识为幌子变相发布药品广告,将“参茸卫生丸”“坤宝丸”分别包装为“岐皇丹”“葆延丹”,规避监管审查,广告内容同样包含功效断言、患者推荐等违法表述,误导老年消费者。
依据相关法规,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停止发布所有违法广告,没收违法所得1260元,并处6512元罚款。
福州台江区某公司以“免费体验、免费使用”为噱头,吸引老年人到店,推销二类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及消毒产品。
为诱导老年人购买,该公司采取多种虚假宣传手段:在经营场所循环播放夸大产品适用范围与功能的视频、宣传片,宣称产品“可调理多种慢性疾病”;在店内摆放标有“可治疗或缓解36种疾病”的宣传招牌,涵盖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通过发放“正骨传承”宣传单、组织“体验诊疗”等形式,虚构产品“治病疗效”,谎称二类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及消毒产品具有预防、治疗疾病的功效。
执法人员调查发现,该公司无法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其产品能治疗或缓解宣传的36种疾病。台江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责令立即停止虚假宣传行为,并处6万元罚款。(记者 刘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