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制度合规“筑基” 为风险防控“赋能”
福州小微企业全周期用工合规特训营圆满收官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再到‘体系构建’,我们在特训营实现了用工管理能力的‘三级跳’!”一位参训企业代表感慨道。日前,由福州市人社局主办的第三期“小微企业全周期用工合规特训营”圆满收官。这场历时数月的特训营系列活动,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课程设计,为百家小微企业构建起从基础合规到体系建设的完整知识链,助力企业在用工管理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第三期“小微企业全周期用工合规特训营”现场。
筑基:认知破冰懂合规
今年8月,首期特训营在百家企业的期待中拉开帷幕。面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的施行,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跟不上、吃不透”的焦虑。
“不少企业连专职人力资源岗位都没有,规章制度不完善、合同管理粗放等问题频现。”福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首期特训营从用工合规基础知识入手,特邀劳动法领域资深专家易艺虹担任主讲。她围绕“用工红线防范”等三大模块,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融入鲜活案例,让企业代表们直呼“解渴”。
这一阶段,特训营着力帮助企业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赋能:实践练兵防风险
在打好基础后,9月底举办的第二期特训营将目光聚焦于员工离职这一风险高发环节。针对小微企业“小马拉大车”的困境,培训创新采用“沙龙研讨+特训实操”双轨模式,让知识从“入耳”走向“入心”。
“协商解除、过错性解除等六大类型,各有其操作要点和风险点。”资深劳动法律师郑振锋结合典型案例,为企业绘制清晰的“离职风险地图”。在特训实操环节,企业代表们进行文书起草、流程模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
“不仅学到了理论,还拿到了可以直接套用的操作模板!”企业HR(人力资源)的感慨,道出了这一阶段培训的实效性。从基础合规到专项突破,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
固本:体系建设强根基
10月29日,第三期特训营将整个系列活动推向高潮。该期特训营聚焦规章制度合规管理与风险防范,旨在帮助企业搭建系统化的用工合规框架。
来自福建农林大学法学院的资深教授胡玉浪,从主体适格、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公示告知四个要素,系统讲解规章制度效力认定要点。“依法制定规章制度对企业有序运转、防范风险意义非凡。”他的讲解,让学员们从零散的知识点中跳出来,形成了体系化的合规思维。
提问环节,“榕小微”平台小助手提前收集的20多个问题得到一一解答。参训人员从对法条懵懂到掌握实操,从关注预防到形成用工管理合规思路,完成了质的飞跃。
成效:服务升级见真章
三期特训营,参训人数达357人次,服务满意度高达100%——这一数字背后,是福州市人社局依托“榕小微”平台和专班服务团队,构建起“上门精准指导+线上即时答疑+回访持续优化”三维闭环服务模式的成功实践。
“榕小微”数字化平台近期的全面升级,更让服务突破了时空限制。新设的“专家答疑专区”确保线上问题“有问必答”,“一对一专家预约”机制则为复杂问题提供了深度沟通渠道。
三维闭环服务模式自实践以来,服务团队累计为100家试点小微企业提供服务2221次,成功化解517项合规痛点。这些数字,见证着用工合规理念在小微企业中的生根发芽。
致远:多措并举优用工
三期特训营,不仅为小微企业送去了知识,更培育了一批懂法、善管的“企业合规官”。从基础合规到风险管理,再到体系建设,企业用工能力实现了螺旋式上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百日回访计划’,由服务团队对参训企业进行深度诊断与资源对接,确保合规能力真正‘内化’于企业。”福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一系列服务举措,正在为福州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的内涵。一些受访的小微企业负责人指出,通过构建覆盖用工全周期的服务生态,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更为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州样本”,为稳定就业大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记者 李晖/文 市人社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