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10月31日讯(记者 伊宁倩/文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福建公司供图)10月31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福建公司“看管网、进站场、亮品牌”媒体公众开放活动在福州举办。参观来宾走进福州作业区,实地观摩国家管网在智能化运营、数字化转型与科技赋能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媒体公众开放活动现场。

一批先进智能巡检技术集中亮相。
在福州作业区,激光云台可燃气体泄漏监测系统、履带式机器人、无人机巡检、光纤预警数据AI感知分析等一批先进智能巡检技术集中亮相,引起参观来宾广泛关注。通过集中监视与远程调控系统,操作人员在控制中心即可对数百公里外的管道实施精准控制。目前,福建公司全力推进“智慧管网”建设,在全省已有28座天然气站场实现自动分输,降低人为操作失误风险,增强系统可靠性。

工作人员介绍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
活动中,参观来宾实地参观了国家管网集团首个实现“分布式光伏+余电上网”的“零碳”场站示范项目。该场站充分利用约2000平方米的屋顶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年均发电量约17万千瓦时。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在满足站内用电需求的基础上,将富余电能反馈至公共电网,有效降低场站运行能耗与碳排放,探索出油气基础设施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据悉,国家管网集团福建公司于2024年3月19日起正式独立运营,全面整合国家管网集团在福建省的天然气、成品油管道及油库业务,运营管理油气管道2117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1792公里,成品油管道325公里。正在实施的福州—三明—南平段项目建设,项目投产后将结束三明、南平无管输天然气的历史,实现福建省所有地级市“管道气”全覆盖。

“分布式光伏+余电上网”的“零碳”场站示范项目。
为构建“贯通沿海、辐射内陆”的天然气主干输送网络,国家管网集团福建公司已规划建设12个管道项目,总长度约1190公里,持续推进“全省一张网”结构优化。未来将逐步形成“两横、两纵、一环、五通道”的管网格局,实现海陆双向互保、南北双向互济的能源供应体系,进一步提升福建省能源保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