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9日在联大审议“国际原子能机构年度报告”时发言说,国际原子能机构(机构)应为推动伊朗核问题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为有关各方相向而行、通过对话谈判妥处分歧提供支持帮助。
耿爽表示,机构作为核领域最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应恪守客观、公正、独立的技术属性,严格根据授权履行职责。中方希望机构总干事和机构秘书处在事关成员国共同利益的重大敏感问题上,对各方不同意见和关切予以高度重视,推动各方展开深入讨论、努力凝聚共识、稳步开展工作。
耿爽表示,日前,中国同伊朗、俄罗斯在纽约和维也纳散发了关于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问题的共同致函,强调决议已到期终止,呼吁各方开展接触对话、摒弃制裁施压,为伊核问题政治解决创造有利条件。中方呼吁机构终止审议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有关议题,机构总干事停止提交有关季度报告。
耿爽强调,机构应旗帜鲜明反对武装攻击和平核设施,坚决避免人为核事故,继续围绕乌克兰核设施安全安保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为有关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和援助。中方支持机构提出的确保乌克兰核设施安全安保的“七大支柱”和“五项原则”,呼吁有关当事方配合机构工作,为机构履职创造必要条件。
耿爽指出,机构应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继续围绕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问题开展开放包容、民主透明的讨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宗旨和目标,存在严重核扩散风险,对条约和机构保障监督机制构成严峻挑战。中方期待有关讨论能推动秘书处和成员国对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有进一步认识,并聚焦不同意见、各方分歧和待决问题,共同寻求妥善解决办法。
耿爽表示,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以实际行动支持机构工作,致力于为全球核能治理和发展贡献力量。不久前,中方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倡议对促进全球核能治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