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老龄办公布2025—2026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名单,福州市11个社区(村)入选。
在榕城,当“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金字招牌愈发闪亮,这座城市仍在追问:我们还能为老人做点什么?记者连日来走访部分入选社区发现,答案藏在更精细的服务中、更包容的社会参与里,以及每一次对“老有颐养”的执着探索中。
老有所养
王一平今年79岁,子女总爱念叨她一天到晚往社区跑。记者跟着她走进树兜“幸福里”,一探究竟。
树兜社区的长者食堂·学堂。记者 池远 摄
“大姐,今天有你喜欢的鱼,来点?”临近中午饭点,长者食堂·学堂飘来饭菜香气,王一平在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呼中打好饭菜,“每次参加完社区活动我都来这,便宜实惠还吃得放心”。
这处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一碗热饭”问题,更让他们多了份“医”靠。食堂一角是“健康小屋”,医联体专家每周固定时间坐诊。“你看,除了社区医生,三甲医院的专家也常来。”王一平翻着自己的健康记录,语气里满是踏实。
老人身心健康,才能搬走万千家庭的心头担忧。王一平说,社区楼上就有心理咨询室,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心理疏导,让关怀不止于“身”,更暖到“心”。
在树兜社区的长者食堂·学堂,老人一起用餐。记者 池远 摄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保障。“鼓楼区打造的‘一刻钟幸福圈’,是以老人步行15分钟为标准划定的。”树兜社区党委书记叶蕾介绍,“圈”里围绕老人最关心的医、食、学、养、情等“关键小事”,系统布局服务设施和场所,“幸福里”则是一处集合了各类元素的体验点。
现实中,不少社区想做好养老服务,却常受困于缺资金、缺人手、缺场地。为此,树兜社区探索“国企牵头、社区协同”的“幸福里”轻资产运营新路。“这让社区从过去的困境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精准对接老人需求、优化服务上。”叶蕾说。
不过,在叶蕾看来,要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的转变,依然需要久久为功。“特别是老旧小区的公共区域和家庭在适老化方面仍有不足。”她期盼能争取到小区适老化改造专项经费,也建议老旧小区在改造时更充分考虑老人需求——比如在楼道转角加装可折叠休息椅,让老人在爬楼中途能歇一歇。
以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契机,树兜社区还将积极整合资源、创新举措,把养老服务进一步送到“家门口”“家里面”。
老有所乐
“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27日下午3时,仓山金洲社区活动中心传来阵阵悠扬的歌声。老年合唱班的队员们身姿挺拔、神情专注,表情随着旋律与歌词起伏变化。讲台上,社区邀请的老师弹着钢琴,不时以眼神鼓励大家继续保持音量,偶尔抬手示意队员调整节奏,引领合唱班成员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老年合唱班成为金洲社区文艺活动主力军。(金洲社区供图)
排练几曲过后进入休息时间,合唱班“班长”倪细金和记者聊起了合唱班的故事。
“我们合唱班有60余名成员,都是社区的居民,年龄最大的都85岁了。”今年72岁的倪细金是团队的核心,她告诉记者,成员们合唱的曲目,不仅有红歌、老歌,也有最新的热门歌曲。
“不管家里有什么烦恼,一来这里唱歌,烦恼就全没了。”倪细金告诉记者,加入合唱班后,她的生活变得规律而充实,精神面貌显著提升。
如今,这支老年合唱班已经成为金洲社区的文艺活动主力。每逢社区举办文艺汇演时,合唱班总是压轴出场。
除了合唱班,金洲社区还陆续开办了小提琴班、模特班、旗袍班等多项公益兴趣班,满足老年朋友的文娱需求。
“希望通过丰富的文娱活动,增加老人和社区的黏性,让更多人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金洲社区党委书记于美玲说。
但在多年的观察中,于美玲也发现,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愈加旺盛。如何让老人们生活更充实、快乐,她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一方面,以“我们的节日”、公益义诊、健康讲座和文艺活动等为载体,持续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把实事做细、把温暖做实,让社区真正成为老年人愿来、爱来、常来的幸福家园。另一方面,整合社区资源,对接高校师资和学生力量,让服务老年人的方式更加多元化。
老有所为
社区养老不仅要“养得了”,更要“养得好”,应该多关注老年人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需求。
谢金莲在初心亭唱闽剧。记者 蒋雅琛 摄
在福州新区(长乐区)吴航街道三峰社区,有一座初心亭矗立于河道旁,这里是居民休闲场所,也是老人们展示自我的舞台。
周二是闽剧票友相聚的固定时间。今年62岁的谢金莲一早就赶到了初心亭。“今天唱什么?”“薛仁贵征东!”她与另外两位老人说唱就唱,唱腔合辙押韵,动作灵动鲜活,一旁的听众沉醉在唱词之中。
得空时,谢金莲向记者讲述了初心亭的始末。“票友们在这里活动很久了,以前还没有塑胶路面,大家就把大树下的石头当成舞台。后来公园进行改造,在区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三峰社区搭建了这个初心亭。”谢金莲介绍,每周二、周四、周六是闽剧专场,只要天气允许,票友们都会在初心亭活动。
你方唱罢我登场。翌日,舞台上多了一张桌子,退休干部张克湘开坛宣讲。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到讲述福州新区(长乐区)“区政合一、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从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到漫谈郑和下西洋中的长乐航海文化渊源,他绘声绘色讲解,语言通俗易懂,前来捧场的“粉丝”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从城区坐地铁前来。
初心亭打造“红色宣讲+文化传承”双平台。记者 蒋雅琛 摄
这座初心亭是三峰社区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写照。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依托初心亭打造“红色宣讲+文化传承”双平台,既通过政策宣讲保障老人的社会知情权,又以闽剧团常态化活动激发文化认同,实现“老有所乐”向“老有所为”的进阶。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共建单位继续拓展初心亭的功能和服务范围,同时挖掘更多‘银发人才’、开展‘银龄行动’,为老年人创新创造提供更多机会。”上述负责人说。(记者 莫思予 林晗 蒋雅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