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馆子后总口渴,不是味精加多了,真正原因是......
创始人
2025-10-27 13:06:15

你有没有留意到,每次在外吃完饭回家,总觉得特别口渴?明明用餐时没感觉菜肴有多咸,但没过多久就渴得忍不住想喝水。

这真的是味精造成的吗?背后的原因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复杂。

一项针对全国192家餐厅、8131道热门菜品的调查显示——有时仅仅一道菜,就足以让你一天的钠摄入量“超标”!

01

一道菜的钠含量

可能已超出每日推荐量

常有人说,餐厅里大厨最不吝啬放的,就是盐和各种调味料。

2022年《营养学杂志》上一项研究,分析了我国多地8131道畅销菜的钠含量。结果发现:平均每道菜的钠含量,竟达到我国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量的2.2倍。

我们提倡的“减盐”,本质上就是在“减钠”。 

⚠️ 仅一道菜,钠摄入就可能超标

调查显示,大多数热门菜品的钠含量都偏高:

74.9%的菜品超过每日适宜摄入量(1500毫克)

62.6%的菜品超出慢性病预防建议上限(2000毫克)

平均每份菜(约575.6克)含钠333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2.2倍。

钠离子具有强烈亲水性,进入体内后会“绑定”水分子,导致血液渗透压升高——这就是我们感到口渴的主要原因。

⚠️汤类菜品:隐藏的钠含量“大户”

研究还发现:

汤类菜品每100克含钠约687毫克

冷菜类每100克含钠528毫克

炒菜类每100克含钠约481毫克

虽然主食和小吃的单位钠含量较低,但由于食用量较大,同样容易造成钠摄入超标。

⚠️减盐≠少放盐,警惕“隐形钠”

很多人以为减少用盐就等于减钠,但研究进一步指出:

仅17%的钠来自食材本身

高达83%的钠来自调味品,如盐、酱油、味精、酱料等

餐厅烹饪常使用多种调味料叠加,研究发现约45%的菜使用三种调味品,23%使用四种。调味品种类越多,钠含量往往越高。

这提醒我们:减盐不仅要控制食盐,更要注意酱油、味精、复合调味酱等“隐形钠来源”。

02

为什么有些菜吃起来不咸

却是依然钠含量高?

营养师指出,餐厅大厨常用“复合调味”手法,将咸味巧妙地“隐藏”起来。例如:

⭐️ 甜+咸:
甜味会干扰咸味的感知,降低大脑对咸味的敏感度。

⭐️酸+咸:
少量酸能提咸,过多则会抑制咸味感受。

⭐️鲜+咸:
味精、鸡精或酱油中的鲜味物质能提升整体风味,让人忽略咸度。

⭐️油+咸:
油脂使咸味更顺滑,不易察觉。

⭐️凉+咸:
低温会降低味觉对咸的敏感度。

⭐️ 辣+咸:
辣带来的刺激感会分散对咸味的注意。

所以,糖醋里脊、番茄炒蛋、酸辣汤、排骨汤等菜肴,即便入口不觉得咸,几小时后身体仍会发出“缺水信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餐后口渴。

03

在外就餐小建议

✅点菜时优选清淡烹饪方式

建议多选择清蒸、清炖、白灼、汆烫类菜品。主食尽量避开高油盐糖的品项,如葱油饼、炒面等。可搭配蒸煮的杂粮。

谨慎选择本身含盐量高的加工食材,如卤味、腊肠、腌菜等。同时少点甜酸口、油炸类或重油菜品。

点餐时不妨备注“少油少盐少糖”。

✅食用前可简单涮水

对于口味偏重的菜,可在热水或温开水中快速涮一下再入口,重复两次,能有效减少表面附着的调味料和油脂。

夹菜时尽量沥去多余汤汁,更重要的是——避免饮用菜汤,也尽量不用菜汤拌饭。

✅ 餐后适当补水与运动

餐前餐后注意多喝水,也可适量摄入高钾水果,如香蕉、橙子等,帮助身体排出多余钠元素。

适度运动、微微出汗,也有助于钠的代谢与排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什么是GEO优化?AI生成式引...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搜索引擎的使用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再只是输入碎片化的关键...
美团首个视频大模型开源!速度暴... 智东西 作者 | 陈骏达 编辑 | 心缘 智东西10月27日报道,10月25日,美团开源了其首款视频...
禽流感在德国快速蔓延 已扑杀约... 德国弗里德里希·洛夫勒研究所26日说,为阻止禽流感在德国进一步蔓延,已有超过30家商业禽类养殖场被迫...
榕奇携手启新程 研修赋能优生育 为深化医疗援疆工作实效,助力新疆奇台县落实优化生育政策、提升人口素质,在福建援疆福州分指挥部的精准牵...
20条经典爱情语录伤感励志搞笑...    没有人会对你的快乐负责,不久你便会知道,快乐得你自己寻找。把精神寄托在别的地方,过一阵你会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