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书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那么书店这样的阅读空间就是读书者的港湾。福州读书月二十年之际回首,不难发现,诗意栖息之处,城市阅读空间经历一段静水深流的变革。从“图书卖场”,到城市文化地标,一个个阅读空间的变迁,折射出福州城中人文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升级。
这其中,传统书店的转型升级最具代表性。在福州鼓楼区东街口,安泰新华图书城是许多老福州人的共同记忆。
作为靠近三坊七巷的城市“文化窗口”,安泰新华图书城在近年进行了重装升级,开辟“闽山闽水物华新”闽版图书走廊、“滨海邹鲁”海洋题材少儿绘本馆、“望海潮”社科文艺区等多个分区。还增设了5G沉浸式新阅读设施、光影故事屋、VR观影区和MR体验区等功能区,常态化开展沉浸式研学、文化沙龙、大型发布会等文化活动,让福州的“山海风情”触手可及。
安泰新华图书城。实习生 郑舒尘 摄
与时代同频,书城研学团队以“热门IP+图书+益智类活动”为设计理念,自主开发了《哪吒》《长安三万里》《哈利波特》等超50场主题研学活动,书中的文化和知识以更生动的形态与读者“零距离”接触,受到了许多青少年和家长们的欢迎。
在做好文化阵地方面,新华书店也在持续发力。通过“核心产品+优质服务+特色活动”,开展“屏山悦读”阅读服务、福建省总工会“玫瑰书香”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榕发地产“榕书荟”研学活动品牌等系列政企合作活动。融入公共文化服务,探索“书店+图书馆”模式,聚焦“服务一老,托举一少”,推出暑期研学托管班、服务银龄群体等,展现了国有文化企业的社会担当。
“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不会改变新华书店‘城市书房’的本色。这些年我们和福州市委文明办一起,以福州读书月为契机,推出了大量有文化、有温度的阅读活动,为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建设书香社会贡献了一份书店力量。”福州新华书店图书发行部负责人李蔚说。
福书轩内随处可见“福”元素。实习生 郑舒尘 摄
不只是老牌书店,越来越多以鲜明定位化身城市地标的新型书店在泛阅读时代展开探索。福书轩——全国首家以“福文化”为主题的书店就以新奇的文化设计理念,成为不少“文化游”游客的打卡点。
走进福书轩,满目是“福”。百福门、幸福大道、诵福台、福艺舞台等特色场景不断强化“福文化”概念。作为一个可以阅读、购物、餐饮、观演、学习的综合性文化体验空间,福书轩从设计之初就不止于“卖书”,而是探索成为一种城市印记。
开业至今,“书店+”的多元业态融合下,福书轩已打造500多场福文化相关活动,将抽象的“福”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实体体验,营造全龄友好环境,向市民和游客传播福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藏身于三坊七巷深处的麒麟书局,是新型书店的一种独特探索——将阅读与在地文化、生活美学深度融合。
这家隐于传统街区“旮旯”里的书店,天生带着老城的人文气息。其建筑与庭院的布局、陈列的细节,流露出独特的审美与温度。书店不定期举办的文学沙龙、新书发布、音乐会等活动,让人们在此找到一个活泼而温暖的“精神栖息地”,也成为福州众多艺文与专业社群的聚集点——可高可低,可远可近。
麒麟书局一隅。实习生 郑舒尘 摄
“我们希望营造一个元素丰富、舒适放松的社会交流空间,更专注于深度阅读与公共交流。”麒麟书局负责人孙其琪说。她致力于让空间不仅是书的陈列场所或拍照的背景板,而是真正承载人文气息、能满足情绪价值的复合型所在。正因如此,读者亲切地称这里为“四不像的乌托邦”。
在数字阅读盛行的时代,以麒麟书局为代表的独立书店,通过独特的空间体验与情绪氛围,塑造出一个让人愿意放下碎片化阅读、重新沉浸于深度思考与面对面交流的“第三空间”。它以更轻盈、更贴近生活的姿态,参与着城市文化的构建,为“书香榕城”注入了另一种柔软而持久的活力。
阅读空间的形态,可以是综合的、精致的,也可以是质朴的。在闽侯县白沙镇,白沙湾图书馆用三代人的接力,让书香在乡野生根发芽。
白沙镇图书馆的成立始于林礼兴老人的一个朴素心愿。当了20多年会计的他不忍看到村民因知识匮乏而吃亏,于是在2011年将自家楼房辟为书屋,自掏腰包购书供村民免费阅读。创馆之初,村民们读书热情高涨,“门槛都被踏破了”。为了买到村民真正需要的书籍,林礼兴有时会几度辗转去城里,扛着几大包沉甸甸的书回村上架。
2014年林礼兴离世后,他的儿子林岳铿接过了这份事业,将藏书从2000册增至3万余册。“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个图书馆,更是一份乡村文化的火种。”林岳铿说。
林岳铿做阅读分享。受访者供图
果香、花香与书香交融的白沙湾图书馆,对村民们来说已不只是一个看书的场所。它是“知识粮仓”,让村民在遇到病虫害等难题时,能找到防治办法,增产增收;它是孩子们的“四点半学校”,用书香浸润童年。
如今,白沙湾图书馆以马坑村为原点,通过持续开展公益文化活动,将书香辐射至更广阔的地区,周边村落的村民也常慕名前来借阅、看书。白沙湾图书馆已在闽侯县甘蔗、白沙、大湖等地设立7个全民阅读共建推广基地,乡村文化“加油站”遍地开花。
从城市书城,到主题书店,从文艺雅致的独立书局,到深入乡村的公益图书馆,在今天的福州,一个个阅读空间,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美学空间,滋养精神世界、连接社区情感、提升公众审美,构成城市文明的土壤。阅读空间的蝶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日益丰富的阅读地图是福州城市文化活力与人文温度的证明。(人民网记者 林盈实习生郑舒尘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