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珊峰。受访者供图
作为福建省电网的主力电源点,华能(福建)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火电装机容量达272万千瓦。该公司燃料部主任陈珊峰,以“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的信念,扎根岗位三十六载。从热工检修工成长为福州市劳模和技术带头人,他始终用脚步丈量输煤线路,用汗水守护机组“口粮”,在平凡岗位上不断攀登高峰。
2021年6月,陈珊峰从热工检修岗位调到燃料部。面对全新领域,他秉持“嘴勤多问、眼勤多看、腿勤多跑、手勤多干”的初心,干劲十足投入攻坚。
在转运站与码头,他跟随老师傅深入巡检,记录参数、分析流程,仅用两个月便摸清了输煤系统的“脾气”。迎峰度夏期间,4台机组全天运转,日均接卸燃煤2万吨。陈珊峰带领团队24小时轮守,工装被汗水反复浸透。“再累,也要确保火电机组‘口粮’不断供。”他说。
面对经济煤种易堵、粉尘大、易自燃的问题,陈珊峰立下“军令状”,组建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在40℃高温下,他亲自参与检修回转轴承,最终提前3天完成任务,保障设备在用电高峰前投运。
他推动十余项技术改造,不仅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每年还节约检修费用20余万元,实现“让锅炉‘吃’得经济、‘吃’得顺畅”的目标。
作为部门“领头雁”,陈珊峰注重团队传承与创新。他编写《燃料部落煤斗外捅煤作业安全规定》等制度,推动管理精细化,并始终冲锋在计划检修一线。
他通过“师带徒”、技能讲堂与创新工作室,激发青年员工潜力。近3年,团队共获实用新型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2项,申报发明专利10项。此外,他还关心员工生活,推动餐厅改造,添置生活设施,让团队更具凝聚力。
在劳模宣讲中,陈珊峰常以“多努力一点点、多一份责任心、多一点奉献”激励青年员工。
如今,“陈珊峰劳模创新工作室”聚焦智能运维、AI数字化煤场等前沿领域,与高校、科研机构协同攻坚,为能源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从精密仪表守护者到万吨煤场掌舵人,陈珊峰以“老黄牛”的韧劲和“一块砖”的担当,在平凡岗位上踏实攀登,展现了华能人的风采。(记者 陈坚 通讯员 林铭巧)
上一篇:马尾区作家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