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瓜果鲜蔬饱满丰盈;海面上,归航的渔船满载着鲜活的鱼虾……又是一年丰收季,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丰收的画卷铺展于山海之间,喜悦的笑容洋溢在人们的脸上。这不仅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更是乡村振兴徐徐展开的生动图景。
闽侯鸿尾乡水稻机械化收割效率高。记者 池远 摄
果园柿红柚飘香
长假里,闽侯大湖乡江洋村的农事体验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大家卷起裤脚,尽情享受农耕乐趣。
“国庆假期,太秋甜柿达到最佳熟度,每天有近百名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之乐,预计可采摘至11月。”江洋村绿川甜柿基地负责人何友雍说。
“我们栽种的太秋甜柿,是从日本引进的品种,这个品种有苹果的脆、梨的多汁、哈密瓜的香甜,品质极佳,深受新老客户欢迎。”何友雍介绍,目前,进入盛产期的太秋甜柿有100余亩,年产量达5万公斤。
金秋时节,闽侯白沙镇孔元村的秋丰悦农场也迎来柚子丰收。农场负责人林凤钗介绍,这里的柚子树龄均达20年,结出的果实品质上乘,其中黄金蜜柚口感最佳。
林凤钗说,为了保证柚子的口感与甜度,农场坚持不套袋种植,让果实充分沐浴阳光。白沙镇日照时间长、露水充足,为柚子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此外,农场还依托福建省农科院专家团队的技术指导,精选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年产量可达5万余公斤。
“柚子的最佳采收期从国庆假期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底,这段时间也是农场最忙碌的时候。”林凤钗说,接下来,农场将继续优化种植品种和管理模式,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美味、健康的农产品。
碧波万顷跃“金鳞”
近日,连江筱埕镇定海湾海域迎来新一轮丰收。随着深水养殖网箱的渔网被渐渐收拢,一尾尾金鳞闪耀的大黄鱼跃出水面。渔民们熟练地将渔获转运至活水运输船,随即发往全国各地。
“这次捕捞了100万尾大黄鱼。”养殖户游克国一边忙着手上的活一边介绍,“这些大黄鱼是2023年3月投放的,当时鱼苗只有拇指大小。经过两年多的养殖,已经长到1.5斤左右,大的超过2斤,条条体型饱满、色泽鲜亮。”
好水出好鱼。定海湾海域水质清澈、养殖空间开阔。在这样的环境中,深水网箱里的大黄鱼需要不断游动以适应水流,因而体型健美、肉质紧实。加之水中富含天然微生物和饵料,养殖出的大黄鱼不仅个头大、肉质细腻,还毫无土腥味,成为连江县一张响亮的“深水鱼”名片。
“现在市场上对连江养殖的大黄鱼认可度很高。”游克国说,“我们2024年投放的300万尾大黄鱼苗,才长到半斤左右,就有不少客户开始预订了。”
据介绍,当前连江大黄鱼批发价稳定在每公斤50元左右,因品质优良、价格亲民,日销量接近30吨。这些优质海产品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更“游”上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在大黄鱼大量上市的同时,定海湾海域100多万尾石九公鱼、云龙斑鱼也陆续上市,源源不断供应千家万户。
稻穗饱满亩产高
大地金黄,稻谷飘香。闽清白中镇前坂村,种粮大户张永云开着收割机穿梭在稻田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饱满的稻穗被吞入机器的肚子里。随即,金灿灿的稻粒被吐出,让人感受到无尽的丰收喜悦。
作为闽清有名的种粮大户,张永云今年承包了500亩水田种植水稻。他告诉记者,今年的水稻长势不错,预计亩产可达600公斤。稻田边,收割机刚把稻谷收割下来,就直接装上货车,准备运往尤溪销售。收割现场,不少村民闻讯赶来购买稻谷。
“这么一大片地,几天就收割完了。”张永云自豪地说,这高效的丰收场景背后,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持续支持,现代化收割机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闽清县农技部门也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科学种植技术,为粮食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连日来,闽清梅溪镇的高山茭白也迎来采收季。梅溪镇樟洋村种植户刘友新今年种了5亩茭白,从9月开始收割,平均每天采收近2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4.2元,产销形势看好。
据介绍,梅溪镇的樟洋、石郑、马洋三个行政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生产的茭白甜度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每年3月至4月栽植,8月下旬至11月中旬采收,每亩产带壳茭白1500公斤。
良种良技保丰收
眼下,永泰的乡村田野迎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刻。随着水稻成熟,层层叠叠的金色稻浪在群山间起伏,勾勒出一幅喜人的秋日丰收画卷。
伴随着连日来的晴好天气,梧桐镇种粮大户胡永渠启动了秋收工作,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从收割到出粒一气呵成,农户们忙着装袋、装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们公司在梧桐镇白杜村溪北自然村种植了大概66亩水稻。因为气候条件较好,收成比往年好,目前采用机械化收割,省时省力,特别方便。”胡永渠说。
走进永泰白云乡沙洋地块的富硒大米示范田,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收割机来回穿梭,忙着收割成熟的稻谷。
“这批水稻选用的是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选育的新品种‘闽禾香占’,在刚刚结束的福建省第十五届优质稻品种品质鉴评活动中,这个品种一举夺得金奖。”胡永渠说。
近年来,白云乡把耕地恢复整改和新增耕地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通过山垅田改造、撂荒地整理,在白云、陈家、寨里、大坪等村连片新增耕地100多亩,全部种上优质稻。“除了‘闽禾香占’,我们还与福建农林大学团队联合示范推广了金奖品种‘乌山香占’,这个品种具有米质优、香味浓等特性,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白云乡农技站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永泰全面落实各项稳产保供举措,水稻种植整体呈现“面积稳、长势好、丰收可期”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2万亩。示范片水稻平均亩产达600公斤,较去年同比增长13%,高产示范效应显著,为全县水稻总产提升提供有力支撑。(记者 林晗 谭湘竹 傅亦静 通讯员 连融媒 叶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