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摊主微信收款声响个不停,网红餐厅一座难求,酒店前台排起长队……人流如织,是看得见的“流量”;真金白银,是沉淀下来的“留量”。这个假期,从来过到再来、从“打卡”到“刷卡”,福州正娴熟地完成这关键一跃。
过夜游客增加了,文创产品售罄了,商圈营业额上涨了……记者走访发现,文旅市场的超高人气,已然转化为消费市场的强劲活力。
游客购买爱心树等福州特色文创产品。记者 池远 摄
人潮,见证城市热度
这个假期,福州人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福州更火了。
这种感觉,并非凭空而来。假期首日,三坊七巷便迎来15.2万人次的超高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2.6%。
3日上午,记者在三坊七巷看到,众多游客在青石板路上漫步,整条街巷都沉浸在节日的热闹氛围中。顺着人流往前,一阵甜香扑鼻而来。刚开业的福州巧克力博物馆里,花费10吨巧克力制作的各类雕塑栩栩如生,涵盖福州传统建筑、恐龙化石、海洋生物、古典人物等内容,好吃又好玩的展品吸引游客驻足拍照。
“看,这不就是我们刚走进来的那条街吗。”游客在复刻三坊七巷、南后街等福州地标的巧克力展品前发出惊叹。“我们每天接待约2万名游客,现场的手工体验区从早到晚都排着长队。”店长陈莉玫说。
烟台山的表现同样不俗。据烟台山管委会初步统计,假期头两天,烟台山日均客流量达12万人次。
民宿“文川一舍”的负责人徐引雪直接感受到这股热潮,“1日至5日的房间在假期前就订满了,这两天日均销售额近2万元”。3日,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忙着接待又一拨刚抵达福州的游客。
徐引雪说,她的家人此前在厦门经营民宿,去年11月看中烟台山的一栋老建筑,将其改造为民宿。古朴的风格、别具风情的装饰,“文川一舍”成为不少外地游客深度体验福州风土人情的热门选择。她表示,选择在福州开店,正是看中这里文旅蓬勃发展的势头,“烟台山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文旅整体发力,给我们带来稳定的客源和信心”。
“没想到这里这么热闹。北京飞福州的机票价格才900元,性价比真高。”站在“文川一舍”的天井里,北京游客陈惟昭进一步感受到这座老建筑的宁静,“北京的生活节奏太快,来到这里,连呼吸都变得舒缓。我的朋友也心动了,即将踏上榕城之旅。”
人流也带动出行热,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承载着源源不断的市民游客。截至3日18时,福州地铁假期头3天的总客流量达363.13万人次。
新潮,重构旅游形态
这个假期,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福州,福州的老街古巷里也出现不同以往的消费热潮——与过去“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不同,如今的游客更愿意为深度体验和文化认同买单。而这股消费热潮的背后,正是福州将深厚本土文化与时尚新兴业态巧妙融合释放出的强大吸引力。
三坊七巷的人潮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格外引人注目:游客身着古典服饰,头戴福州特有的“三条簪”,在马鞍墙下驻足,在幽深院落间回眸,由摄影师精心捕捉每一个瞬间,街巷也成了一个天然的摄影棚。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旅拍,化妆师边做造型边讲解‘三条簪’的由来,感觉自己已融入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中。”来自广东的“90后”刘舒舒身穿黑色古装、头戴“三条簪”,侠女气质十足。她和男朋友选择了700多元的套餐,接下来计划去西禅寺、烟台山继续游玩拍摄。
这股“三条簪”旅拍热,不仅点亮了游客的相册,更激活了一条完整的消费链条。位于塔巷的旅拍店“古厝拾光”里,坐满正在梳妆的客人。“国庆假期客流量比平时增长50%,每天接待五六十名顾客,约七成选择体验‘三条簪’,有不少是来自北京、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家庭游客。”合伙人陈小云一边回复手机里的预订消息一边说,为应对激增的订单,这两天店里约30名工作人员全员在岗,每天从上午8点忙到深夜12点。
除了用镜头定格记忆,游客们也热衷于将实体化的“福州记忆”带回家。各景区的文创商店里,融入本地元素的创意商品成为新宠。
红砖墙下、茉莉香中,派小姐茉莉大商店(快闪店)里挤满排队结账的游客。工作人员俞珊说:“我们店里卖得特别好的是香薰蜡烛和茉莉雪团,都是以福州茉莉花为灵感设计而成的,散发着淡雅茶香。国庆假期,门店的日均销售额超3万元。”
从旅拍中沉浸式体验的“三条簪”,到文创店里可带走的“茉莉香”,这个假期,福州通过“文化+”的创新模式,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旅游产品。
消费潮,涌动经济活力
福州的消费吸引力,远不止街头巷尾的文旅体验。
这个假期,中国(福州)国际汽车博览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汇聚超百家主流汽车品牌的千余款车型,七成以上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车,吸引不少外地消费者前来观展、购车。“原本只是想来旅游,没想到给家里添了一个‘大件’。”来自南平的谢先生说,他与家人在旅游途中特地安排了车展行程,现场体验后果断下单,花费26万元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
“车展期间我们接待了许多来自南平、三明、宁德的客户,很多都是一家人一起来,既看车买车,也旅游几天。”一家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工作人员说,假期头3天,该品牌福州门店的客流量较平日增长二三倍,订单量也显著提升。
消费的活力还在各大商圈迸发。这个假期,随着福州“惠聚榕城·福满金秋”消费季的深入开展,各类市场主体推出超250场促消费活动,推动各大商圈人气攀升、销售火热。
“我是从厦门来福州旅游的,没想到福州的商场优惠力度这么大,我买了很多东西。”3日下午,记者在苏宁广场碰到手上拎满购物袋的消费者刘慧,她热情地向记者展示自己购买的服装,“这是我经常买的品牌服装,叠加商场满500元减100元的优惠活动,原价3000多元的套装现在只要900多元,比‘双11’都划算,福州的优惠太给力了。”
“这个假期,我们投入200万元促销补贴,覆盖吃、喝、玩、乐、购等领域,还新引进40多家品牌,进一步丰富商业业态。”苏宁广场相关负责人岳腾说,叠加福州城市应援盛典、突破次元动漫节、城市非遗戏剧节等活动,假期头2天,商圈客流量较平时提升21%、销售额提升15%。
福州,正以不断升级的消费场景与极具吸引力的市场政策,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将“人气”兑现为“财气”。这场由文旅点燃、向多领域蔓延的消费热潮,正是城市经济活力奔涌的最生动证明。(记者 燕晓 吴桦真)
上一篇:郑钦文,退赛
下一篇:福州文旅地标“出彩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