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生于10月1日,生来便被赋予“与国同庆”的荣光;他们身披戎装、心怀家国,将青春献给军营。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6周年华诞,三名扎根福州的退役军人也迎来他们的生日。当国庆的红旗与生日的烛光交相辉映,他们回顾军旅生涯与榕城岁月,向共和国送上深情祝福:“生日快乐!”
刘文东。(受访者供图)
刘文东:
老海军的家国情深
生日:1968年10月1日
籍贯:福州福清
“你的生日和新中国一起过,要记住这份殊荣,将来争取为国家效力。”时至今日,这句话犹在刘文东的耳畔。他回忆道:“小时候有次过生日,父母一边给我煮鸡蛋面条,一边叮嘱我。”而这句话也在他心底埋下了家国情怀的种子。
刘文东曾在海军部队服役33年。1987年,还是高中生的他偶然在报纸上读到了“两山轮战”的报道,被解放军的英勇事迹深深震撼,从军报国的信念愈发坚定。同年11月,他终于实现梦想,走进军营,自此由一名青涩的战士一路成长为大校军官。
他至今记得2015年国庆节那天,他带队野外驻训,战友们别出心裁,用罐头和压缩饼干拼成“生日蛋糕”,大家还一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阳光下军旗猎猎,海浪声与歌声交织。“那一刻,守护海疆的责任与生日的温暖重叠。”他感慨道。
今年国庆,刘文东早有了安排,“早上看看新闻,说不定有福建舰的最新消息”。作为一名老海军,刘文东看到九三阅兵上亮相的全新装备时感慨万千,近期中国海军三型舰载机在福建舰成功完成起降训练的消息更是令他振奋不已。“下午我打算去闽江公园散步,晚上和家人做几个家常菜,饭后再和老战友视频通话。”他生日的愿望简单而真挚,“希望祖国繁荣昌盛,海疆永固,国泰民安;也希望我的老战友们身体健康,安享幸福晚年”。
邓衍铭。(受访者供图)
邓衍铭:
从逐梦军旅到情定榕城
生日:1971年10月1日
籍贯:三明沙县
生日恰逢国庆节,这一巧合在邓衍铭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仿佛是一种暗示,让我觉得当兵就是我的使命”。
19岁那年,邓衍铭背上行囊,前往武警福州支队服役,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1993年,他考入武警福州指挥学校,毕业后留校当教员,后辗转新疆、广州赴职,在各级领导及组织培养下,成长为大校军官。2023年退休时,邓衍铭毅然选择回到福州。“这里气候宜人,生活节奏舒适,更重要的是我的家人都在这里。”
邓衍铭与妻子的相识颇具缘分。上军校期间,他参加公安系统散打比赛训练受伤,住院时结识了在医院实习的护士,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在福州二十多年里,他带领学员翻山越岭,足迹遍布福州多地,对榕城的山山水水如数家珍,早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乡。
他还记得在部队时,每逢国庆节部队就会加餐。“班长会悄悄为我准备蛋糕。”邓衍铭说,这些融入集体的温暖让他感动至今。而当下,他最享受的是和家人团聚。“今年生日,就想和家人简简单单一起吃顿饭。愿国家繁荣,家人平安。”
金建明。(受访者供图)
金建明:
福州是我的第二故乡
生日:1968年10月1日
籍贯:辽宁锦州
退役上校金建明从小在军营大院长大,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军人,童年的经历在他心中埋下了深厚的军人情结。
1984年,在电视机前收看国庆阅兵的他热泪盈眶,国家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以及阅兵的壮观场面,让他心潮澎湃,更坚定了他成为军人的决心。1986年高中毕业后,他报考了福州的军校,从此踏上军旅之路,也与福州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
2009年国庆节那天,他站在天安门广场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和新中国一同庆生,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金建明现定居福州,在福州的三十余年里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跨越发展,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文化自信。他反复强调说:“我早已是新福州人,福州是我的第二故乡。”
今年国庆,他计划带家人到福州周边好好逛逛。对于未来,他唯愿家国平安,“祖国繁荣,家人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对于刘文东、邓衍铭、金建明而言,福州既是生活的家园,也是精神的归宿。他们在这里赓续奋斗、挥洒青春热血,收获友情、爱情、亲情。他们对福州有着最深切的感情,福州也同样热烈地拥抱着他们,这种双向奔赴令人为之动容。
福州,一座承载深厚历史与人文情怀的城市,连续十届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军民之间鱼水情深,双拥共建蔚然成风。“在福州,‘爱我人民爱我军’绝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真实写照。”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双拥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福州一直有着深厚的拥军优属传统,拥军爱民情怀早已镌刻进福州人的血脉。(记者 杨玉娟)
上一篇:郑安:“舌尖上的石头”惊艳业界
下一篇:闽清·村唱大赛唱出“现象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