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引领 锻造律师铁军
福州市律师协会以高质量党建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489家律师事务所全面覆盖,124个党支部扎根壮大,2801名党员律师挺立前沿……这份优异成绩单是福州市律师协会(以下简称“福州律协”)推动党建工作不断走深走实的生动注脚。近年来,福州律协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律师行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通过完善制度、锤炼队伍、创新品牌,让党的建设深度融入律师执业全过程,着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坚守法治、维护公正的律师铁军。
9日,在延安举行的福州市律师行业党组织书记培训中,参训学员接受现场教学。(福州律协供图)
制度固本
党建入章织密治理“硬约束”
“党建这步棋,真是走对了。”翻阅福州律所近年来亮眼的成绩单,福建建达律师事务所党总支书记郑新芝感慨万千。让他有如此感触的,是2018年12月23日的一次章程修订。当日,福州律协对《福州市律师协会章程》完成修订,明确将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等核心要求纳入章程条款,并同步部署推进党建工作写入全市律师事务所章程。此次修订,标志着“党建入章”从行业软性倡导正式升级为刚性治理规范,为新时代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随后几年中,制度体系不断巩固织密。党组织书记与律所主要管理人员实行“一肩挑”,让党建责任与律所治理形成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双培养”工程持续深化,把党员律师培养成业务骨干、合伙人,把业务骨干、管理层中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实现双向促进、双向提升;党建考评和党组织书记述职常态化,推动每一名党组织书记、每一名党员在履职中接受检验、在总结中反思提升……制度与举措环环相扣,党建逐渐成为律所治理的“硬指标”,也成为行业发展的“定盘星”。
截至目前,全市489家律所已全部完成章程修订,实现“党建入章”全覆盖;共设立124个党支部,党员律师达2801名,党员比例稳定在36.66%。如今,党建不只是墙上的标语,而是律所中随处可见的“日常存在”,成为行业治理的内在力量。
教育淬魂
红色传承锻造忠诚“硬内核”
在延安的窑洞里聆听党课,在遵义的会址前追寻信仰,在东山的松林间重温誓词,在古田的课堂上汲取力量……近年来,福州律师行业的红色教育足迹遍布全国重要红色地标。每一次出征,都是一场深刻的初心叩问。
“走出去”的学习触动心灵,“留在本地”的教育同样鲜活。微党课竞赛中,青年律师动情讲述身边榜样;红色观影后,律师们写下真切的体会;诗歌朗诵会,将革命精神搬上舞台;“乘闽江红船学党纪”活动中,红船成为别具一格的沉浸式课堂……
此外,福州律协还注重典型引路,将生动实践转化为共同财富。近年来,全市共有4家律所和5位个人获评全国先进,有的凭借特色党建品牌脱颖而出,有的因长期投身公益普法而受人尊敬,有的则在志愿服务中勇当先锋。这些身边的榜样,让“学有标杆、行有方向”在全行业蔚然成风。
日前,福建坤广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带头在闽侯旗山古溪里成功施救落水群众并捐出公益奖金的先进事迹,正是福州律协对队伍建设常抓不懈工作成果的生动体现。
“思想引领的深入,有效带动了队伍建设。”福州律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律师行业近年来党员比例稳步提升。
品牌聚力
“一所一品”塑造行业“硬标杆”
福州律协推动“一所一品牌”党建创建,鼓励每家律所党组织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党建名片”,并在福州律师论坛设立党建分论坛,集中展示成果、促进交流。在律协引领下,律师行业党建正从有组织向有特色、有品牌迈进。
典型探索不断涌现。北京大成(福州)律师事务所党总支推行“134工作法”,将党小组建在业务团队中,助力青年律师一线成长;北京中银(福州)律师事务所党支部打造“四有四保”模式,融合党建与公益,设立常态化法援项目;福建知信衡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创设“四抓四新”铸就“三化”党建模式,通过抓机制,拓展律所党建发展新思路;福建建达律师事务所党总支建设党建示范基地,形成可观摩、可复制的党建样板……
通过律协“搭台”、律所“唱戏”,推动品牌经验广泛传播。微党课竞赛、品牌展示、评先评优表彰等活动,将党建成果推上行业舞台,激发更多律所主动谋划品牌建设,有效激发律所党组织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多个党建案例入选省、市级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品牌建设由‘点上出彩’向‘面上开花’转变,形成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福州律协会长温长煌表示,将持续支持律所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记者 宋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