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州坚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中走前头、作示范,越来越多台胞在此扎根、创业、圆梦,福州日益成为台胞台企台青登陆第一幸福家园。
两岸青年通过交流活动结下友谊,互赠礼物。
福马“同城”
愿景变图景
走进福州市职工创新创业创造中心,马祖酒厂的展示柜前摆满了各种高粱酒。“得益于福马‘同城生活圈’先行先试第二批政策,我们入驻这里后,可以享受租金补贴。”马祖酒厂营销部经理高汉瑜说。
去年以来,福州连续两年发布两批福马“同城生活圈”先行先试政策。得益于首批政策,去年,马祖酒厂获评“福州老字号”,今年又添“福建老字号”荣誉,提升马祖高粱酒的品牌美誉度和竞争力,更坚定了他们开拓大陆市场的信心。
大陆老字号有了马祖品牌,这是经贸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也是福马“同城生活圈”加速推进的生动实践。福州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深化融合发展,让福马“同城生活圈”走深走实。
“以前要检查两次,先过安检、再过海关,如今一次检查就能完成全部流程,大包小包轻松过关,时长压缩了50%。”经常搭乘福马“小三通”客运航线的马祖乡亲曹雅慧,对福州去年底在全省“小三通”口岸率先实施的“两检并一检”赞不绝口。
数据显示,今年截至8月1日,福马“小三通”航线已验放旅客5.2万余名,同比增长51%。
福马两地变“同城”已不只是美好愿景,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图景。马祖乡亲常住人口半数以上申领“福马同城通”卡,在福州可享受交通、住房、文旅、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便利服务;设立福州马祖产业合作园区,已落地马祖企业47家,注册资本共计2.92亿元;福马融合发展海事工作前站落户黄岐镇,打造服务福马融合发展的“一站式”前沿阵地。
市民品鉴马祖高粱酒。
双向奔赴
青年更有为
“备案政策让台湾教练在福州从业有了‘定心丸’,未来将全力投身本地棒球、垒球教学,助力项目发展。”今年8月,台湾教练陈智伟成为福州首批通过从业备案的台湾棒球专才,言语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与他一同顺利通过从业备案的,还有9名台湾教练。
这一突破得益于福州市支持建设“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第二批举措出台。去年以来,福州启动建设“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先后发布两批政策举措,并联合北京、重庆等城市启动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共建合作,助力台青在大陆逐梦成长、安居乐业。
近年来,从台胞公租房到过渡期免费住房,一把钥匙打开台青的逐梦大门。福州构建多层次台胞住房保障体系,2021年以来600多名台胞入住公租房,2023年以来70多名台胞入住短期免费住房,让“此心安处是吾乡”照进现实。
福州每年面向台青发布1000个以上优质岗位,为台青筑梦、圆梦打造广阔的舞台。目前,累计超1万名台青在榕实习就业创业,2024年以来新增实习就业创业台青超1500人,福州成为台青创新创业首选地。乡村振兴蕴藏巨大机遇,全市引进70多支台湾建筑师团队,服务158个村庄,累计打造15个省级样板。
福州还持续落实落细同等待遇各项措施,在榕台胞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
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从乡村到城市,从田野到课堂,跨海而来的台湾青年,不但实现着自己的创新创业梦,也成为福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交心交融
家园更可期
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在福州举行。
今年8月,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集中阶段活动在福州圆满落幕,约1300名台湾青年跨越海峡,与大陆伙伴齐聚八闽大地,在20多项涵盖文化研习、创业对接、体育竞技的活动中畅叙情谊、共话发展。
“来之前,我在社交平台上看过不少关于大陆的资讯,但真正踏足这里,才发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台湾青年博士胡宗智说。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台湾青年李兆祥。第一次参加海青荟,他只是抱着“来看看”的心态;如今,他已签下就业意向协议。“毕业后想投身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把两岸优势结合起来。”他说。
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常来常往才能越走越亲。如今,榕台交流活动越来越热络。2024年至今,举办榕台特色交流活动近200场,吸引超万人次台青参与。特别是每年从不缺席的海峡青年荟,至今已连续举办13载,成为最具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的两岸青年交流“金字招牌”。
一场又一场的活动中,两岸同胞肩并肩、手牵手,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去年以来,福州精心评选27家台胞寻根溯源点,并推出3条最具特色的台胞寻根参访路线,让台胞在追溯家族血脉、感受中华文化魅力中,增进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经贸领域,榕台交流合作日益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541项,在榕常住台胞超2.6万人,涉台婚姻6.94万对,在榕实习就业创业台湾青年累计超万人,榕台融合发展的示范效应不断显现。
如今,在福州这片热土上,两岸同胞加速双向奔赴,台胞台企台青登陆第一幸福家园的未来更可期。(记者 马丽清 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