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又新:让鼓岭故事传遍世界
创始人
2025-09-19 12:00:49
0

“鼓岭之友”带回穆言灵亲手设计的明信片及老信封

张又新:让鼓岭故事传遍世界

张又新在明信片上盖鼓岭邮局的邮戳。

18日,82岁的旅美华人、“鼓岭之友”张又新再次踏上这片承载着他13年情缘的土地。这是他第四次登上福州鼓岭。

这一次,他不仅带来了满满的乡愁,还带回了40多张由美国“鼓岭之友”发起人穆言灵亲手设计的明信片,以及他珍藏的鼓岭邮局老信封。

鼓岭邮局的邮戳。

以邮传情

把鼓岭“寄”到全世界

18日下午,在鼓岭的富家别墅内,阳光透过木窗洒在桌上,照亮了一张张整齐摆放的明信片。张又新在明信片上写下对远方亲友的祝福,小心翼翼地盖上“Kuliang”字样的邮戳,动作轻柔而专注。这些明信片将从鼓岭出发,飞往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我要把鼓岭‘寄’到全世界!”张又新手中的明信片由穆言灵亲自设计,上面印着鼓岭邮局的黑白老照片,照片一角用中英文写着“我爱鼓岭”,旁边还有一个醒目的爱心符号。每一张明信片上,都带有穆言灵的亲笔签名,仿佛在诉说这位“鼓岭之友”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作为一名“鼓岭之友”,张又新醉心于鼓岭邮史文化研究,以集邮的方式传播着鼓岭故事。10多年来,他收藏数百张鼓岭相关邮票、邮封等珍贵资料,发表以鼓岭邮票、邮封为线索的“寻梦鼓岭”系列文章70余篇。

他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美国人密尔顿·加德纳(MiltonGardner)生前珍藏的11枚盖有“福州鼓岭(Kuliang)”邮戳的邮票,成为解开他晚年念叨的“Kuliang”之谜的关键线索,承载着他对鼓岭的深深眷恋。

“每一个邮戳、每一封信,都是鼓岭故事的缩影。”张又新抚摸着一枚泛黄的邮票,语气中满是感慨。他希望通过这些小小的明信片,让更多人了解鼓岭,了解这片土地上中外友人互帮互助的故事。

张又新展示穆言灵亲手设计的明信片。

缘起福州晚报

一段跨越山海的邮缘

18日,在富家别墅,张又新打开两本厚重的收藏册,向记者娓娓道来他与鼓岭的13年情缘。而这一切,都要从一份《福州晚报》说起。

“我的鼓岭缘,始于《福州晚报》。”张又新回忆道。2012年,他回国探亲时,从邮友谢乃斧医生手中拿到了一份《福州晚报》。报纸上的一则消息让他心动不已:关闭数十年的鼓岭老邮局重新启用,而美国人加德纳太太追寻“Kuliang”邮戳的故事深深触动了他。

作为一名福州籍的集邮爱好者,张又新意识到,如果没有收藏到一张鼓岭实寄信封,将是他此生最大的遗憾。从那一刻起,他与鼓岭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到美国后,张又新开始了漫长的寻觅之旅。他在eBay网上和美国邮市上苦苦搜寻,终于联系到新加坡的邮史专家侯鸿洲。侯先生手中恰好有一张1932年从鼓岭寄往美国的信封,了解张又新的故事后,他慷慨割爱,将这珍贵的信封送给了张又新。当张又新拿到这张信封时,激动得几乎落泪。他立刻提笔给《福州晚报》写信,分享了这段经历。2012年12月19日,《福州晚报》在A3版刊登了《苦寻鼓岭老邮局信封解乡愁》,记录下这段跨越山海的邮缘。

从第一张鼓岭信封开始,张又新仿佛着了魔。他几乎每天都在寻找与鼓岭相关的邮品,挖掘信封背后的故事。不到3年,他便收集了31张从鼓岭寄出或寄入的信封和明信片。

2015年,他再次回到福州。这一次,福州晚报记者亲自开车载他登上鼓岭,圆了他“到鼓岭走走看看”的梦想。站在鼓岭邮局前,他给远在美国的太太寄出了一张明信片,并许下心愿:要收藏100张鼓岭邮局的信封和明信片。

张又新在穆言灵家中合影。受访者供图

以邮为桥

讲述中外深厚情谊

“因为鼓岭,我收获良多,也圆了很多梦。”张又新坐在富家别墅的木椅上,眼神中满是满足。10年前,他曾许下三个愿望:收藏100张鼓岭邮局的信封和明信片,找到一张加德纳家族的信封,认识鼓岭外国友人的后代。

如今,这三个愿望都已实现。截至目前,他已收藏了170余张鼓岭相关的信封和明信片,涵盖了柯志仁、富品德等曾在鼓岭生活过的“鼓岭之友”家族。这些信封中有平信封、航空封、挂号封、欠资封、退还封和进口封,记录了鼓岭邮局曾使用过的各种邮戳,堪称一部微缩的鼓岭邮史。

翻开收藏册,张又新如数家珍地讲述着每一封信背后的故事:有福益华医生的医术仁心,有裨益知的教育情怀,有柯志仁的打虎义举……这些信不仅记录了外国友人在鼓岭的生活点滴,也见证了中国人和外国友人互帮互助的美好时光。

鼓岭邮局。

在张又新看来,鼓岭邮史的魅力不仅在于邮品本身,更在于它们承载的家族故事和中外友人的深厚情谊。他指着一张珍贵的信封,讲述起背后的故事。信封是鼓岭故事主人公加德纳的母亲于清末从鼓岭寄往美国加州的蟠龙封,信封上盖了鼓岭邮戳。背后的火漆印上还刻着“嘉”字,这是加德纳家族在中国使用的姓。

还有一张罕见的信封,寄自鼓岭,收件人是鼓山脚下福建协和大学的萨惠隆(W.Sutton)教授。这背后还有一段张又新集邮的“捡漏”趣事。2015年,他在美国邮市的停车场上,以100美元的低价意外购得了100多张萨惠隆家族的信封,其中就包括这张珍贵的鼓岭信封。“那是我攀登鼓岭后,回美国的第一个周末,像是鼓岭给我的惊喜。”张又新笑着说。

如今,张又新的寻梦之旅仍在继续。他希望以邮为桥,讲好鼓岭的中外友谊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鼓岭上不仅有外国友人,也有无数中国人与外国朋友彼此扶持,比如莆田医学世家余景陀家族。”他合上收藏册,望向窗外的鼓岭,目光深邃而坚定,“我要让鼓岭故事传遍世界。”(记者 雷岩平 王光慧/文 林双伟/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郑州大学排名,最新或2023(... 郑州大学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郑州大学全国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排名类型地区地区排名总...
平顶山学院排名,最新或2023... 平顶山学院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平顶山学院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排名类型地区地区排名总...
河南师范大学排名,最新或202... 河南师范大学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河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排名类型地区地...
洛阳师范学院排名,最新或202... 洛阳师范学院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洛阳师范学院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排名类型地区地区排...
河南中医学院排名,最新或202... 河南中医学院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河南中医学院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排名类型地区地区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