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11日,福州市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特聘专家团启动仪式暨技术供需对接会,在连江县成功举办。此次活动,可谓成果多多。
在活动现场,朱蓓薇院士作《海洋食品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主题报告。
人尽其才
全市首个产业特聘团试点启动
据悉,本次活动以柔性引才用才为核心,旨在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信息链深度融合,助力水产品加工产业由“产量领先”向“价值领先”转型升级,为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破解传统产学研合作中“单点对接、零散协作”的瓶颈。
在福州市委人才办指导下,连江在全市率先组建产业特聘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担任顾问科学家、团长,汇聚来自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台湾海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大连工业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的15位顶尖学者,覆盖种苗育种、生态养殖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环节,实现智力资源的高位嫁接,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点状分散”向“网状协同”转变。
技术供需对接会上,连江县人民政府与大连工业大学签约开展校地合作。连江县作为全国水产大县,产业基础雄厚;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大连工业大学学术科研实力享誉全国。此次签约,将搭建起一座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黄金桥梁,为连江乃至整个福州的水产业注入最前沿的科技动力和创新活力。
会后,产业特聘团将开展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深入重点水产企业、养殖基地和加工园区,一线诊断产业发展痛点,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连江是一块宝地。连江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产业基础扎实,资源禀赋突出。”朱蓓薇院士表示,连江县组建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特聘团,汇聚行业顶尖智慧,各位专家将积极参与“揭榜挂帅”项目,帮助企业对接前沿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助力连江打造全国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高地,为海洋经济发展贡献连江智慧。
地尽其利
发布“项目榜单”和“一张图”
海洋是连江最鲜明的底色、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连江积极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实现渔业产值连续5年位居全国县级第一、水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县级第二,入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那么,如何进一步地尽其利呢?记者从会上获悉,连江发布海洋产业技术需求“揭榜挂帅”榜单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特聘专家团一张图”。
连江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连江推出“揭榜挂帅”机制,采用“企业出题、专家解题、政府助题”模式,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企业技术需求榜单,推动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此次发布的十项技术需求涵盖南极磷虾高值化利用、鲍鱼副产品深加工等前沿领域,全部源自本土企业实际技术瓶颈。
同期发布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一张图”,集成全县118家企业资源,构建“产业底盘”“智脑矩阵”“服务闭环”三大模块,实现全产业链可视化管理和精准研判。其中,“产业底盘”通过绘制从育苗育种到冷链物流的全链图谱,精准梳理人才需求,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智脑矩阵”模块突出展示专家团队结构与研究方向,强化高层次人才与产业一线的互动对接;“服务闭环”模块则通过人才专员在线服务、政策一窗通达、配套设施落图等机制,为专家和企业提供全周期保障。这一平台不仅搭建了企业与专家的对接桥梁,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助力连江打造“海洋经济智慧治理示范区”。
值得一提的是,连江已构建“育苗—养殖—加工—流通”的水产全产业链。此次活动成功搭建“专家智库+揭榜挂帅+数字平台”三大支柱,通过一支顶尖团队、一张产业云图、一套创新机制、一个协同范式、一项战略签约的“五个一”创新举措,为连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开辟新路径,也为“海上福州”建设注入新活力。(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叶建隆/文 记者 原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