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9月10日讯(记者 朱丽萍 通讯员 游振云 文/摄)9月9日,福州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知惠行”专项活动暨“高新知融贷”高新区专属产品发布会,在高新区创新园成功举办。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中国银行联合开展“知惠行”专项活动的全国首个落地项目,本次活动由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福州高新区管委会、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市分行联合主办,汇聚省、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金融机构、高校院所及科技企业代表。
通过政银合作模式打通知识产权转化“最后一公里”
本次活动紧扣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银行《关于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知惠行”专项活动的通知》要求,以“助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破解科技企业融资瓶颈”为核心,旨在贯彻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 年)》,响应福州市建设科创金融服务基地的部署,通过政银合作模式打通知识产权转化“最后一公里”。
目前,福州正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和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制定《知识产权助力产业保护和创新发展工作方案》,纵深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全国首创的省级“专利与标准融合机制创新试点”通过验收,首创两岸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共通试点工作。创新开展“知识产权贯标+专利导航”双培育模式,截至目前拥有省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7家,开展高端装备制造、光学新材料等3项产业专利导航和200项企业专利导航。促成专利转让许可达成逾13000次,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逾2800件。累计培育各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911家、培育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101家,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得到省局表扬。
全国首创专利评估注册增资,福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福州高新区管委会、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为专利转移转化开拓新途径。累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32.22亿元,惠及企业420家;累计为企业贴息超2400万元,兑现金融机构奖励近200万元。
助力民营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实现 “轻资产” 融资
活动现场,福州高新区管委会、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先后发言,强调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政银合作,完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助力民营企业将“知产”转化为“资产”,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瓶颈,让更多民营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实现“轻资产”融资。
随后,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知识产权政策进行宣介,从政策层面为企业用好知识产权资源提供清晰指引。中国银行闽侯分行重点介绍了专为高新区打造的“高新知融贷”。作为福建地区首创的知识产权金融专属产品,它依托知识产权质押模式,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设计,是福州高新区专属的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将与中国银行“惠如愿・知惠贷”“小微速贷・科创贷”“知贷通”等产品形成协同,构建多层次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支持。该产品的推出,是福建在知识产权金融领域的开拓性举措,填补了区域内高新区专属知识产权融资产品的空白。
首批 “高新知融贷” 企业授信意向签约
活动中,多场签约与颁证仪式成为亮点。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区管委会与中国银行福州市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高新区海峡金控集团与中国银行闽侯分行签约,这些合作象征着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
同时,专利评估注册增资(“知产”变“资产”)先行试点企业颁证仪式顺利举行,鼓励企业将知识产权经评估后纳入注册资本金,拓宽资本运作路径,提升资产质量和融资能力。福州高新区知翊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步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等作为首批先行试点单位获颁证书,标志着高新区在推动知识产权由“智产”向“实资”转化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为更多企业通过知识产权增资扩股、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示范样本和创新通道。
此外,首批“高新知融贷”企业授信意向签约仪式上,永福汇能、振邦信息、华达智纺、思飞信息、万农高科、榕基软件、福大北斗、晟哲自动化、浩蓝光电等企业与中国银行闽侯分行签约,获得授信支持。华达智纺作为企业代表发言,分享通过知识产权融资实现发展的经验,为更多科技型企业提供借鉴。
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知融贷”的推出,不仅为福州市科技企业开辟新融资渠道,让知识产权真正“活”起来、“转”起来,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扩大生产规模,通过政银合作整合政策与金融资源,为区域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福州市落实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知惠行”专项活动部署的生动实践,为高新区乃至全福州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随着“高新知融贷”的推广应用,将有更多科技企业受益,为福州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