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21时左右,山西太原突发雷雨天气,电闪雷鸣大约持续十几分钟。很多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拍摄的太空“闪电秀”。
然而有一群人却因雷暴现象,身体产生不适。突发剧烈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而紧急就诊。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人流骤增,短短几小时共接诊了400余名患者,其中儿童、孕妇、中青年占大多数。
以上现象均属于“雷暴哮喘”症状,山西日报特邀山西白求恩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张焕萍为大家详细解答何为“雷暴哮喘”?会带来哪些危害,又该如何应对?
你可能听说过,雷雨过后空气会变得“清新”,但对于哮喘患者,尤其是对花粉过敏的人群,雷暴天气却可能暗藏风险,可能诱发一种特殊的哮喘急性发作,医学上称之为“雷暴哮喘”。
据《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统计,雷暴天气可使哮喘急诊就诊率增加3-5倍。
据专家介绍,这次“雷暴哮喘”的最大元凶是花粉过敏——花粉颗粒在雷电作用下爆裂成更微细的过敏原,瞬间涌入下呼吸道,诱发急性气道痉挛,哮喘急性发作。
9月8日晚网友拍摄的太原雷暴天空
何为“雷暴哮喘”?
雷暴哮喘是指当地附近发生雷暴后观察到的急性哮喘病例的增加。雷暴哮喘只有在特定人群、特定气象和环境因素同时具备时才会发生,因此比较少见。雷暴哮喘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哮喘的典型症状,例如咳嗽、喘息和呼吸短促。
尽管少见,雷暴哮喘一旦发生,受到影响的人群数量可能非常庞大,在极少数情况下,雷暴性哮喘还可能致命。
雷暴为何会引发哮喘?
这一疾病所涉及的气象活动非常复杂:
雷暴发生前,气温骤降、大风呼啸,会把地面的花粉、霉菌颗粒“卷”到云层里。
云层中的湿气和电荷会把花粉颗粒“劈”成更小的碎片,直径约为2到3微米,能轻松钻进呼吸道深处,通常会在几分钟内诱发急性支气管痉挛。
雷暴哮喘的机制示意图
在2022年9月8日,宁夏地区发生了一起雷暴哮喘事件。一项调查分析纳入了雷暴发生24小时内就诊的320例雷暴哮喘患者,结果显示,雷暴天气发生后第1h至第4h内就诊人数最多(52.7%)14岁至40岁之间发病人数最多(58.4%),常见症状包括喘息(70.9%),气急(64.4%),咳嗽(40.0%)及胸闷(12.8%)。
其中有13.8%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78.1%合并过敏性鼻炎,8.8%合并荨麻疹。轻度哮喘最多(92.8%),中重度较少(7.2%)无极重度哮喘,有5人收住入院治疗。
花粉高峰+雷暴天气如何预防应对?
雷暴哮喘的发生是外部天气因素与内因过敏体质联合作用的结果。
有过敏史的人群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特别是气象部门发布的花粉过敏指数。雷暴发生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关好门窗。
当雷暴哮喘发作时,请做好以下自救措施。
立即用药
快速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者沙丁胺醇支气管扩张气雾剂(遵医嘱使用)等药物,缓解气管痉挛。
不要硬扛
若用药后15-30分钟没有好转,或出现嘴唇发紫、说话困难,应立即前往医院!雷暴哮喘进展快,拖延可能危及生命。
保持体位
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的姿势休息,保持腰部前倾。这种姿势有利于呼吸畅通,能有效改善通气。
别着急出门
雷暴结束后,花粉碎片可能在空气中飘很久,建议等1-2小时再开窗通风。
多项研究认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如哮喘及花粉过敏性鼻炎的人群是雷暴性哮喘的高危人群,但也有研究显示,超过50%的雷暴哮喘发作人群之前从未确诊过哮喘,不过,其中约26%的人可能为潜在哮喘患者。
过敏性疾病可防可治,患者在急性症状得到控制后,需进一步到专业门诊,接受规范化诊治,待症状稳定、肺功能恢复后,脱敏治疗是当前针对过敏性疾病病因的唯一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