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象山隧道缓堵效应初显
首个工作日通行基本顺畅,司机要注意两处“分流”路口的路线规划
工作日上班族车流、开学日接送学生车流,新象山隧道9月1日迎来两股车流叠加的首个工作日,记者9月1日8时至9时30分、17时至18时30分现场观察交通早晚高峰时段运行情况,发现基本保持顺畅通行,新隧道缓堵效应初显。
9月1日交通晚高峰时的新象山隧道,车流通行顺畅。
记者直击
通行基本顺畅
9月1日8时05分,交通早高峰时段,记者从西二环路宝龙城市广场北向抵达新象山隧道,此时正是市民上班和送孩子上学的高峰时段,面对二环路上车水马龙、交通繁忙的情况,上下两层设计的新象山隧道从容应对。
此次拓宽改造后,新象山隧道实现了“上下两层+双向八车道”通行,每层隧道为双向四车道通行。其中,下层隧道的两端分别连接陆庄高架桥、铜盘高架桥,经行车辆可快速前往宝龙城市广场方向或福州火车站方向,实现二环路主路无红绿灯快速通行;上层隧道则设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连接二环路辅道,为途经西二环路辅道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提供便利通行条件。
记者注意到,主辅分离后的新象山隧道,通行效率得到了提升。无论是9月1日的交通早高峰时段还是交通晚高峰时段,下层隧道都相对“人气更高”,承担了主要车流,为西二环路交通有效“减压”。上层隧道则通过隔离护栏,保障了通往二环路辅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空间。80岁的行人老张称赞道:“新隧道的人行道宽了,光线也很亮,对我们老年人很友好。”
9月1日17时50分,当二环路迎来交通晚高峰的车流时,新象山隧道里的车辆及市民正在上下层隧道各行其道、顺畅通行。记者现场直击的交通早晚高峰时段里,新象山隧道均未出现拥堵情形。
交警部门设立交通指示牌 ,引 导车辆正确选择行车路线。
现场观察
注意两处“分流”路口
车辆通过上下层隧道“分流”通行,这是新象山隧道通行的一大特点。从9月1日现场看,部分司机对行车路线还不够熟悉,未能提前规划行车路线,对路面车流的顺畅通行存在一定的影响。
一处“分流”路口位于北梦山路二环路口附近,二环路车辆行至此处,面临着是前往隧道的下层隧道还是上层隧道的选择。9月1日17时20分左右,记者看到从陆庄高架桥方向二环路辅道过来的一辆小车,行驶至北梦山路二环路口附近时,才开始从分流标线一点点“挪进”二环路主路,然后前往下层隧道,由于当时路面车辆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车流的顺畅通行。类似的情形,9月1日现场多次出现。
另外一个需要过路司机注意的车辆“分流”通行路口,则是西二环路梅海园小区门前的铜盘高架桥下桥处,这里同样是一个分岔路口:径直前行通往新象山隧道的下层隧道,前往宝龙城市广场方向;进入下桥处拼宽新建的下匝道桥,则进入新象山隧道的上层隧道,可通往九〇〇医院及二环路辅道。从福州火车站方向而来的司机行至该处时,应提前做好行车路线规划,避免选错道路,或临时变道影响后续车辆通行。值得一提的是,前往九〇〇医院的车辆,一定要通过下匝道桥进入新象山隧道的上层隧道,这是最快捷的路径。
记者现场看到,上述两处“分流”路口,交警部门已通过增加光锥或设立交通指示牌的方式,引导车辆正确通行。(记者 李锦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