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大写意”迈向“工笔画”的深化之年,也是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提质增效的关键节点。近日海丝好年华——第三届“海丝青年汇”交流营活动在福州市软件园海洋经济科创高地正式开营。来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0个国家的百名高校学子(其中外国籍学子75名,中国籍学子25名)齐聚有福之州,共襄盛会。
“海丝”学子齐聚榕城
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栋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福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传承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今天,来自海丝相关国家的青年们相聚福州,续写丝路故事,让民心相通的纽带更加牢固。他希望青年们能做“海丝文化的传播者”“务实合作的开拓者”和“民心相通的架桥者”,让不同文明在互鉴中共同进步,让“海丝精神”在青年一代中薪火相传。
今年恰逢坦赞铁路建成50周年,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哈米斯·穆萨·奥马尔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整个世界而言至关重要,各大洲和各国之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连结在一起。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此次交流营的举办无疑将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福建积极发挥作用,福州也将在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拓展合作。坦桑尼亚愿与福建、福州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在开幕式上,中外青年学子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华侨学子代表杨欣洁认为,福州这座城本身就是海丝精神的生动注脚,华侨学子有责任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用青春智慧为海丝合作添砖加瓦。来自巴基斯坦的伊斯兰·穆贾希德表示,虽然大家来自不同国家,讲着不同语言,但有着共同目标:相互学习,共同建设更美好的未来。中国籍海外留学生代表张鸿志说,希望化身榕城“海外代言人”,向世界传递“福文化”的温度,将个人发展嵌入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蓝图。
福州特色“三条簪”舞蹈演出《簪影匠心·古韵新生》
福州特色舞蹈《簪影匠心·古韵新生》和歌曲《新路》拉开盛会序幕。青年工程师靳腾飞带来主题演讲《钢轨上的海丝印记——从坦赞铁路看共建“一带一路”的青春传承》,讲述中非人民用汗水与友谊铸就的深情厚谊,展现新时代青年在共建“一带一路”舞台上的青春担当。
接下来七天,来自30国的百名学子将参观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三坊七巷、烟台山、鼓岭等地,体验国家级非遗咏春拳与闽剧表演,走进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入了解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建设成果与独特魅力。
海丝之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青春之帆在交流与合作中扬起。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将在福州共同谱写“海丝好年华”的青春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