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福州城市“绿肺”与文旅地标,鼓山风景区的交通营运秩序不仅关乎市民游客出行体验,更体现着城市治理水平与闽都生态窗口形象。今年3月以来,福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以“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根本遵循,紧扣“服务文旅发展、守护出行安全”主线,用“力度+温度”打出交通营运秩序整治“组合拳”,让鼓山出行环境焕然一新。
交通执法人员加强鼓山地区执法巡查。
破局:
法治利剑强治理
机制攻坚护民生
针对鼓山区域出租车违规营运、私家车“黑车”揽客等问题,市交通执法支队首先亮出“法治利剑”,严厉查处全链条违规案件27起,对4类违规行为进行打击,其中包括21起出租车驾驶员经营性违章、1起出租车经营者管理责任追责、3起私家车非法营运、2起网约车无证经营,以刚性执法形成强效震慑,让违规者“不敢违、不能违”。
在机制建设上,市交通执法支队采用全域地形图挂图作战,精准规划执法力量部署,提升卡口布控精准度。同时,联合景区管理、公安交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从源头规范运输经营行为,形成齐抓共管的治理合力。
为高效回应民生诉求,市交通执法支队建立投诉件“即接即转、即处置即反馈”机制。数据显示,7月鼓山区域交通投诉量环比下降60%,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
智治:
数字赋能提效能
时空布防织密网
用科技为执法赋能,市交通执法支队推动监管从“人防跑腿”向“科技站岗”升级,让整治更精准、更高效。
在数字治理方面,开通鼓山十八景监控权限,通过实时画面与轨迹分析,成功锁定4辆高频违规车辆并全部立案;借助“三合一”系统轨迹溯源功能,查获遮挡摄像头违规案件3起、破坏摄像头违规案件1起及议价行为8起。“云端+路面”双线作战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违规高发时段与区域,实现“靶向执法”,显著提升经营性违章查处效率,累计查获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案件4起、议价案件5起,实现违规行为“露头就打”。
时空布防的双维升级则进一步织密防控网。工作日期间,市交通执法支队针对10时至11时30分、16时至17时30分两个高峰时段,确保执法巡查覆盖率100%;周末推行弹性排班,提升周末违章查处量。
长效:
强基固本筑防线
双函问责压责任
为避免整治“一阵风”,市交通执法支队围绕高质量、高效能标准,从联合作战、源头治理入手,构建长效治理体系,确保鼓山营运秩序持续稳定。
联合作战“三大强基工程”有序推进:以非法营运严打为核心的“利剑工程”,联合鼓岭管委会、晋安交警及属地派出所每月迭代推进;聚焦重点车辆动态销号的“固本工程”,通过企业约谈与“三合一”系统锁控协同发力,实现违规车辆精准治理;致力于投诉满意度100%的“民心工程”,由投诉受理中心与城区各大队常态推进,保障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
源头治理“双函问责制”层层压实责任:向出租车企业发放《关于切实加强驾驶员规范合法运营的函》与《行政法律责任提示函》,倒逼企业自查整改;同时落实“一案双罚”机制,明确出租车企业兜底责任,驾驶员违规时连带追责企业,从源头遏制违规行为发生。
下一步,市交通执法支队将秉持“走在前列”的高标准,坚持执法高压态势、科技赋能监管、群众满意度提升“三个绝不松懈”,进一步拓展AI违停识别等智慧执法应用场景,推动“人防”向“技防+人防”迭代,持续创新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让鼓山这张闽都生态名片更亮丽,为市民游客打造更温暖、更畅通的出行环境。(记者 赵铮艳 通讯员 陈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