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企业最需要什么,闽侯县效能工作的重点就落在哪里。近年来,福州市以闽侯县为试点,推行并实现三个首创——全国首创研发“福州e体+自主采”小程序、全省首创政务服务代办点入驻服务企业园区、全市首创“一厅联办”服务模式,以企业和群众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需求为抓手,抓创新、优服务,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民警上门指导市民使用“e体+”小程序。林娜 摄
全国首创“e体+”
数字赋能更高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很大贡献,但流动人口管理也是政府面对的“老大难”问题。
为了解决流动人口管理难题,闽侯县公安局在省公安厅开发的“福建治安便民”微信公众号采集工具的基础上,依托市公安局“福州e体+治理”平台,在全国首创研发“福州e体+自主采”小程序。
记者登录“福州e体+自主采”小程序,只需三步就来到流动人口信息采集页面,将流动人口的身份证拍摄、上传,姓名、身份证号码、户籍等信息就会自动识别、上传。“一点、二拍、三提交”,3分钟便完成了信息采集,提速100%,闽侯县流动人口信息更新率、鲜活度位居全市第一,为全国公安机关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e体+”小程序是闽侯通过数字赋能让政务服务更高效的缩影。近年来,闽侯县推动数据共享,实现材料“零重复”,推行一网通办,依托网上办事大厅、一体化平台等各类政务服务线上办理渠道,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96%。同时创新场景应用,打造政务服务形象人“小邑”,基于DeepSeek大模型训练,整合300项高频事项知识,目前已服务100多家企业,申请表单核验效率提升60%以上。
全省首创园区代办点
完善服务更高效
“足不出园,就能办成事,太方便了!”在园区代办点,福建模源数驱科技有限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包海英从服务专员手中接过营业执照后连连点赞。
“从与园区招商团队对接洽谈开始,‘帮代办’服务专班就主动靠前与我们联系,得知我们在申办营业执照后,服务专员帮忙整理打印办理业务所需的表单、合同章程等相关资料,并提供全程跟踪代办服务。”包海英说,相较之前的办理程序,现在都不需要与审批部门见面,在园区内提交材料2小时后,就能拿到营业执照,“这样的服务真是暖心又高效”。
为了让政务服务更高效,闽侯县在全省首创政务服务代办点入驻企业园区,建立大数据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园区代办点,为园区企业提供300多项代办服务,实现企业“零跑腿”。同时整合闽侯县住建、资规、水利、文体、生态环境5个部门审批权限“五部联审”,推进“多证齐发”,为企业一次性颁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9张证书,实现拿地即开工,助力项目建设“加速跑”。
全市首创“一厅联办”
集成服务更高效
不久前,福建鑫飞扬大件运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来到闽侯县政务服务中心,仅一个工作日就办好了福建首单“大件运输一件事”。
这样的高效率,得益于闽侯县持续深化的“一窗集成办”服务。在企业登记、经营管理、公共服务等关联事项“一窗办理”的基础上设立“9+1”(专窗+综窗)“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推出集成办、免申办、跨域办、视频办、自助办等服务功能,目前已累计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66907件,实现“最多跑一趟”事项比例提升至100%。在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营团队(中经社)对18个县区进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实情况评测工作中,闽侯县排名全省第一。
闽侯县还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创新推出“一厅联办”服务模式,整合政务服务便民事项125项,推出“不动产登记+婚姻登记”“不动产登记+税务”“社保参保+税务缴费”等联办套餐4组。梳理完善电子证照发证清单,扩展政务服务事项应用场景,通过政务一体化平台应用电子证照事项达5146件,生成率及应用率达100%。
从“全市首创”到“全国首创”,闽侯用创新和实干传承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李颖臻 杨如川)
新榕语丝
数字赋能让便捷生活触手可及
VR赋能打造兼具互动性、科技感的游览新体验,智能系统精准管理生活垃圾分类,“e体+自主采”小程序让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更高效便捷……我们欣喜地看到,数字红利惠及越来越多群众,正为榕城百姓生活打开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也是新时代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当前,数字技术不断为福州打造智慧城市赋能,推动城市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向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转型。
与“数”同行,因“数”而兴。如今,从舌尖到指尖、从田间到车间、从衣食住行到娱乐消费,数字技术不断拓展着智慧便利生活的边界,数字技术深刻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昔日“跑断腿”的政务办事,今日已成“指尖轻点”的轻松日常。“e福州”平台汇聚社保、医疗、教育等数百项服务,实现一网通办、一码通行,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壁垒。
展望未来,期待更多技术加速“智”变,不断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为百姓提供更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服务,让便捷生活触手可及。(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