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福建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福州。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近30家中央及省市主要媒体的50余名记者走进闽侯县,实地探访传统金鱼养殖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电商文旅为纽带,为金鱼产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闽侯潘氏观赏鱼养殖场吸引众人目光。
智能鱼缸与文创产品
开创金鱼消费新潮流
闽侯县现有43家金鱼养殖场,养殖面积达1250余亩,主要分布在南通、荆溪、小箬等乡镇。去年产各类金鱼近1500万尾,年产值近4亿元,占福州地区金鱼产业的70%左右,占全国高端金鱼的80%左右。作为行业龙头,位于荆溪镇关中村的潘氏观赏鱼养殖场年产高端金鱼近百万尾,产值超3000万元。
在潘氏观赏鱼养殖场,一款专为家庭生态养殖设计的智能“懒人”鱼缸成为采访团关注的焦点。据养殖场负责人潘国诚介绍,这款鱼缸通过“边排水边补水”的蓄水设计,实现水质恒温控制,避免金鱼因水质突变受刺激;内置“鱼马桶”可集中收纳排泄物,配合电子阀定时排水器与智能喂食器,可自动完成排污、换水、喂食全流程。更巧妙的是,鱼缸搭载的智能灯光系统可模拟自然光照,促进藻类“爆藻”生长——藻类不仅能为金鱼提供天然碱性饲料,调节肠道健康并增色,还能吸收排泄物中的氮、磷成分,形成自我循环的生态净化系统。
“无论是养鱼新手还是忙碌的上班族,都能实现‘放养式’养鱼。”潘国诚说,这款鱼缸已上市两年多,根据定制规格价格从千元到万元不等。
除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外,潘氏观赏鱼养殖场还与福州大学城高校开展合作,通过“高校设计+企业转化”模式,共同开发出萌趣实用的金鱼衍生文创系列,将传统金鱼文化与现代设计美学深度融合,为金鱼产业注入年轻化基因。
培育电商群体
激活“金鱼+”多元消费场景
关中村一座古朴的土墙小院内,国潮金鱼博物馆正以全新模式推动金鱼产业延伸。
在这座占地1800平方米的复合空间里,融合传统书画、非遗技艺的金鱼主题展陈,生动诠释着“金玉满堂”“年年有余”等吉祥寓意。区域内分为直播区、金鱼文创产品展示区、金鱼文化科普区、研学互动区,共有16个现代化鱼池,以及1000多尾兰寿、寿狮等中高端金鱼。
“国潮金鱼博物馆不仅是福州首个金鱼直播研学基地,也是荆溪镇发展‘金鱼+品牌+电商’等模式的一个缩影。”关中村党支部书记苏友俊告诉记者,早在2023年8月引进国潮金鱼博物馆之前,村内各大小金鱼养殖场就吸引不少省内外经销商长期驻守,开展直播带货销售。
随着经销商数量不断增多,村里一方面重点孵化金鱼主题电商直播基地;一方面在闽侯县人社部门的帮助下,举办互联网营销师培训班,指导村民学习网络销售技巧、直播带货技能等,着重培养本土人才。
苏友俊表示,经过这几年培育,入驻村内的电商从业人员约有200人。村里也成功构建起“前端直播带货+后端养殖供应”的完整产业链。(记者 陈木易/文 郑帅/摄)
上一篇:谢静仪:投身电商推介福州角梳文化
下一篇:全国女子业余围棋公开赛在榕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