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便捷、生态优美、产业兴旺、文旅交融
从三江口“烟火气”看福州城“生长力”
市民在三江口生态公园露营。
清晨6点半,68岁的王女士提着太极剑走进三江口生态公园,脚下的木栈道沿着闽江岸线蜿蜒伸展,远处福厦高铁列车呼啸驶过,微风掠过耳畔,带来鸟语花香。
“以前这儿很荒凉。现在我每天来晨练,吹着江风看风景,别提多舒服了!”王女士的话,道出了三江口从“城市边缘”到“生活热土”的蝶变,也是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鲜活的民生注脚。
出行之路:
从“在路上奔波”
到“省时又省劲”
“以前上班至少要50分钟,现在国道316线长乐漳港至营前段通车了,20多分钟就能到公司,每天能多睡半小时!”家住滨海新城,在三江口上班的林婉婷,提起现在的“半小时通勤圈”,语气轻快。
高铁飞驰、地铁穿梭、路网如织,三江口的交通蜕变,早已把方便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地铁6号线站务人员陈师傅说,2022年线路刚开通时,早高峰车厢还有余位,现在很快就挤满了从长乐前往仓山、鼓楼的上班族,周末还有人专门坐地铁到长乐吃冰饭,大家笑称这是“冰饭直通车”。
网约车司机张师傅算过一笔账,从马尾到三江口,过江只要5分钟;环岛路往火车南站,直接就能快速进站……他说:“以前堵在路上,乘客急,我也急,现在路顺了,叫车的人也多了,每月能多赚好几百元。”
福州南站的李大姐,每天总会给好些旅客指路去梁厝。“福厦高铁通车后,周末带娃来福州玩的外地人多了,有的早上从厦门来,逛完梁厝、吃个饭,晚上就能回去。”她感慨道,这才是真正的“一日生活圈”,实在是太方便了。
生态之美:
从“荒凉少人来”
到“家门口有景”
市民在三江口植物园游玩。
“以前这一片全是泥地,下雨天没法走,没人来。现在这里成了公园,我每周末都带孙子来骑车。”家住三江口生态公园附近的陈先生,手机里存满了孙子嬉笑玩闹的照片。
如今的三江口,入眼皆是清新蓬勃的绿色。这“山水共融、城景共生”的生态画卷,已成为老百姓可感、可享的“幸福底色”。
夕阳西下时,摄影爱好者陈景松喜欢驻足闽江边,等待拍摄风起时白鹭在马航洲湿地上飞舞的壮观画面。他将照片发在朋友圈,配上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总有人带着惊叹评论:“这是福州哪里?真是太美了!”
钓鱼爱好者老周喜欢享受在清富河边垂钓的乐趣。“以前河水不干净,鱼都钓不到。现在治理好了,水清了,我每次来都有收获,上周还钓了一条半斤重的鲫鱼,鲜得很!”
三江口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小林,这个暑假忙得团团转。“一期刚开园不久,每天都有不少家长带孩子来认植物、学知识。”她笑着说,常有老人感叹,在福州住了一辈子,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见到这么多热带植物,都盼着植物园二期快点开放。
产业之兴:
从“购物跑远路”
到“家门口有实惠”
三江口嘉里航拍图。
“以前买进口奶粉,囤点好东西,得专门开车去鼓楼的山姆店。现在三江口嘉里的山姆店开了,步行几分钟就到,买完东西还能带孩子去江边的儿童乐园玩。”家住榕城·江上图的宝妈陈颖,说起现在的便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配套不断完善,产业加速集聚,三江口居民的生活方式悄然改变。一幅产城人景融合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
在福高小学部周边住了6年的张福盛,早已没有“为了孩子上学进城买学区房”的念头。“现在这里生活方便,好学校、好医院都在身边,真舍不得离开。”他的话,道出了选择扎根三江口的新老市民的心声。
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95后”李斌,这几个月总往闽江数贸走廊首个示范园区——嘉里产业园跑。“听说这儿有自贸区的‘丝路电商’服务平台,企业没有后顾之忧,能安心发展。”他打算把工作室从老城区搬过来,以后上班近,还能常到江边散步。
在鼓楼创业的城门镇青年小陈,最近也开始考虑回乡发展的可能。“南湖片区开始征迁了,听说将来要建24小时不夜城。”他憧憬着,把他的店打造成“书+咖啡+文创”的复合空间,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文旅交融:
从“古厝少人问”
到“老地方有新趣”
走进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路边的茉莉花开得正盛,清香四溢。白墙黑瓦的古厝掩映在绿意花丛中,恬静如画。外地游客来这儿,总会连声称赞福州“都市最美村落”名不虚传。老福州则更爱这里的慢,坐在古厝前,晒着太阳,看孩童嬉戏,任时光流淌。
文化的复兴,让古老街区焕发勃勃生机,也让三江口的“文旅打卡点”持续涌现。
退休的刘老师是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的常客。“现在在家门口,国家级演出都看不过来。”刘老师说,上个月全家一起看了歌舞童话剧《新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大人小孩都看得津津有味。
喜欢带着女儿“卡溜”的林女士,已经把三江口的历史文化名村走了个遍:探索林浦古村,打卡泰山宫、濂江书院,感受绵延数百年的尚书文化;走进螺洲古镇,参观陈氏五楼,找寻田螺姑娘的传说印记。孩子每次都会惊叹:“妈妈,原来这里有这么多名人故事啊!”
“00后”大学生小林,常约朋友去梁厝的非遗工坊,跟老师傅学习“伺花”三摇一提的窨制秘技,将亲手采摘的茉莉花串成手环,清雅花香在腕间流转。“当成伴手礼送给外地朋友,他们都非常喜欢,对福州的传统文化技艺赞不绝口。”小林说,每当这个时候,自己就觉得特别骄傲。
不停生长:
三江口“小日子”
福州城“大变化”
“以前在新闻里总是听到‘东进南下、沿江向海’,觉得离我很远,现在看到高铁通了、商圈火了、公园美了,才真切感受到福州是真的在‘长大’,而且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宜居。”在三江口生活了50多年的老福州陈先生说。
三江口片区不仅是展示福州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更新、品质提升的亮丽名片。这里升腾的每一缕“烟火气”,都是福州发展的缩影。它不只是高楼林立、路网纵横的物理巨变,更是市民脸上更多的笑容、生活中更多的便利。
按照“城市会客厅”“现代化新地标”的目标建设的三江口,正加快打造“三江三生”品牌,把“三江生活”变成人人向往的现实。
未来,随着更多高品质的公园、学校、医院、企业总部落地生根,这里将不仅是“城市会客厅”,更是名副其实的“市民幸福家”。而福州,也将在一个又一个“三江口”的精彩蝶变中,向着“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让生活在这片沃土上的每一个市民,真切感受到“日子有奔头、生活有甜头”的美好未来。(记者 林铭/文 石美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