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郝雪莲
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崔凯
8月18日,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公益课堂上,孩子们戴上XR设备,化身“小小探险家”,伴随阵阵惊呼声,乘着“神秘飞毯”穿越千年,踏上繁华的“大唐丝路”,抬头是敦煌壁画飞天,俯身可“触摸”精美陶瓷,耳边胡乐悠扬,身边商旅前行,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珍贵的国宝书画、昔日长安城的盛景,在虚拟现实中栩栩如生……
“哇!我乘着神秘飞毯穿越了!我看到了陶瓷、青铜器、丝绸,还有一个类似导游的小神兽一直跟着我讲解,太有趣了!”薛家湾第五小学学生谷承泽说。
今年暑假,准格尔旗各类公益托管班大“变身”,引入XR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打造“行走的课堂”“意念的赛场”,让孩子们零距离“触摸”千年历史,亲身挑战人工智能未来,过一个“未来感”十足的假期。在这里,丝绸之路的辉煌不再是遥远的文字,XR技术让历史“活”起来,孩子们在沉浸式漫游中,快乐汲取中华文明的千年养分。
在兴隆街道站北社区暑期托管班,孩子们正进行一场特殊的“脑科学人工智能挑战赛”。他们佩戴的智能环实时生成“专注力值”,成为操控关键,大脑意念协同程序手、机械手,上演“隔空取物”。这可不是科幻片,而是教育部认证的“白名单”科技赛事,培养的正是未来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人才。
兴隆街道站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郝波说:“在社区暑期公益课堂,孩子们不仅仅能完成作业,还能接触到一些前沿科技和科学赛事,后续我们还会开一些乐高课程,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在这里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
这个暑假,准格尔旗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为引领,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引入公益课堂,为孩子们打开了“未来之窗”,在探索与挑战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让科技的种子悄然种下,在快乐中充电,为梦想赋能。
上一篇:弥合大脑与体验之间的鸿沟
下一篇:云南水职院探寻生态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