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记者 施本允
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的林岙村,四周群山环绕,龙溪蜿蜒穿流,用当地村民的话说,就是绿水青山把诗和远方带到了身边,也把好日子带到了眼前。过去一年,在“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引领下,依托不断创新的产业格局,如民宿、餐饮、农副产品等,林岙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长15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就业创业超300人。
在纸香食品小作坊的车间墙面上,一套醒目的绿黄红三色管理标识系统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温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复杂的食品安全法规提炼而成的可视化指南:红色代表禁止项,明确高风险行为;黄色代表警示项,提示关键控制点;绿色代表规范项,标识标准操作流程。
这一系统也标志着林岙村转型发展的起点。在市场监管部门与乡镇街道的联合帮扶下,村里彻底解决了原先场地布局混乱、工艺流程不规范等痛点问题。番薯干、玉米、高山蔬菜干、豆腐鲞等农产品逐步实现规范化生产,销路持续拓宽,越来越多的山里宝贝正变成消费者青睐的香饽饽。
如今,一批完成转型升级的食品小作坊依托“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成功接入永鲜社区团购平台,将玉米、红薯干等优质农产品精准推向市场,实现了从生产到消费的高效对接。
林岙村创新推行“村供种+户种植+保底收”联动模式,通过村集体统一精选优质种子免费发放给农户,并签订种植协议明确保底收购价,待作物成熟后由村集体统一回收。农产品再经升级改造后的作坊进行精深加工、统一包装和销售,形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闭环。这一模式既让农民种得安心又从源头保障了品质,更通过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成功带动百余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增收。
目前,该模式已稳定联结种植户120余户,实现户均年增收约2.5万元。未来,林岙村还将进一步打造“山味市集”与“山居食光”双地标,推动原有农产品销售一条街转型升级为村集体所有的标准化农贸市场,集中展销竹笋、菜干、豆腐鲞、粉干等特色山货,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通过“非遗工坊+农户”合作模式,林岙村的泽雅炳光豆腐鲞餐饮店以合理价格收购当地农户自制的优质豆腐鲞原料,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在发展过程中,该品牌成功实现了从街边摊点到正规餐饮门店的转型升级,并逐步拓展多家分店。如今,泽雅豆腐鲞已成为代表地方特色的美食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同时,村中心的食安共富瓯越服务站正日益成为联动各方、赋能发展的神经中枢。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和技术专家每周定期驻点,服务范围涵盖快速协调民宿餐饮许可证办理、组织百姓点检活动等多元需求,真正实现从检测到维权的一站式全科服务。目前,该站已成功培养12名食品安全志愿者,相关纠纷调解满意率达到100%。
记者获悉,下一步,服务站将重点指导打造“一店一特色”的乡村美食集群,通过整合15家特色农家乐形成规模效应,让游客真正体验“吃在农家、住在山间”的乡村魅力;同时推进亲子研学项目建设,将农产品消费有机嵌入旅游场景,实现寓教于乐。预计今年林岙村年接待游客将突破15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有望超过800万元。
下一篇:避暑客栈缺资金 惠农贷款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