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芬
文旅产业在拉动消费、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具有较大潜能。我省兼具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样的自然景观,文旅资源丰富,我们要不断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统筹文旅资源。甘肃省文旅资源富集,适合形成大空间的文化旅游发展区域。建议立足全省发展大局进行系统规划,把西起敦煌、东至天水的空间范围作为重点区域,打造“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国际文化旅游廊道”,争创国家文化旅游综合示范区。同时,在陇东南打造寻根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片区,在两州五县(甘南、临夏和天祝、积石山、张家川、肃北、肃南)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片区,推动形成重点带动、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大文旅格局。
丰富文旅场景。依托特色资源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文旅产业项目,推广丝路文化遗产游、黄河生态游、历史文化游、自然风光游、民俗风情游、红色文化游、户外探险游、美食味蕾游、研学亲子游、沉浸演艺游、美丽乡村游、工业遗存游等文旅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充分挖掘敦煌飞天、铜奔马、伏羲女娲、彩陶、黄河母亲等甘肃独特文化内涵,及时把握消费热点,聚力打造影视演艺、经典美食、美术摄影、动漫游戏等特色IP。在《丝路花雨》《又见敦煌》等基础上,创新演艺项目,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名优土特产,让吃陇菜、住陇宿、购陇礼、看陇戏、逛陇集成为游客打卡甘肃的“网红套餐”,真正把热点流量转化为繁荣文旅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拓展文旅产业。全面梳理全省文旅产业资源,通过内育外引等方式做好延链补链强链。鼓励省属企业积极参与文旅项目开发,探索资源资产变现、产业引导撬动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力争培育2至3家在西北区域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借助全省“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力争引进一批辐射带动力强、国内外知名度高的旅游服务、酒店餐饮管理等方面的企业,引领带动全省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加大对旅行社、文化演艺、创意开发等文旅类中小企业的扶持,补足文旅产业链上下游、中末端市场。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紧抓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政策机遇,统筹文旅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旅游线路,有针对性地谋划集散中心、旅游公铁路、快速通道、景区提升等重点设施、基础配套类项目,优化枢纽城市与重点景区间交通路网,更新改造景区服务设施、智能设备等,尽量缩减游客交通时间成本,提升旅游体验感,构建便捷化、舒适化、智慧化的旅游服务体系。
加强宣传推介。创新市场营销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品牌宣传,积极搭建线上景区门票销售平台,提升甘肃文旅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探索设立旅游团队游客奖补制度,鼓励景区、酒店、餐饮开展景区门票赠住宿餐饮抵用券等促销活动,推出多条特色精品线路,吸引国内外游客来甘旅游消费。
作者为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