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晓倩
从万米高空俯瞰,一条葱郁的绿色廊道如灵动飘逸的绸带,将中川国际机场与星罗棋布的乡村聚落紧紧缠绕。这不仅是当地迎接八方来客的“生态封面”,更是兰州新区中川镇倾力打造的乡村振兴“美丽动脉”。
史喇口村村民陈彩霞望着焕然一新的家园,眼角眉梢都是笑意:“白墙灰瓦映着绿树红花,连城里来的游客都夸我们这儿像画儿一样——这才是咱老百姓心里真正的‘美丽’。”
作为“省门第一道”绿色走廊的核心区段,这条绵延8公里的生态廊道像一条翡翠项链,串联起史喇口、陈家井等4个村落,构建起“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的诗意空间。
中川镇以和美乡村建设为重要抓手,对史喇口村23户农房进行精心改造,灰瓦白墙在绿树浓荫中若隐若现;天然气管道、给排水管网延伸至家家户户,曾经坑洼的村道变得平整宽阔;往日裸露的空地与荒芜的小山坡,如今已是绿毯铺展、草木葱茏。
廊道之美,不仅在于“颜值”,更在于坚实的“筋骨”。中川镇巧妙嫁接临港区位优势,让沉睡的生态资源转化为蓬勃的发展动能——金色向日葵花海与起降的航班同框,成为社交媒体上刷屏的网红打卡地;四季常青的“梅园”生态园如翡翠般点缀其中,为廊道增添了雅致韵味;史喇口村的休憩驿站、观景平台沿路错落布局,让游客得以沉浸式体验田园牧歌的惬意。这条廊道,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交通通道属性,更成为融合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的活力纽带。
中川镇创新探索共建共享模式,引导4个沿线村落成立村级联合公司,150余户农民以房屋、土地等资产入股,主动参与廊道建设与运营;300多户群众在廊道沿线的乡村旅游区、农家乐、民宿实现就近就业,让村民在守护美丽家园的同时,口袋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以前总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轮到城里游客羡慕我们啦!”尖山庙村村民满自强指着新修的生态停车场,笑得合不拢嘴,“守着这条‘美丽廊道’,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一条廊道,激活一片乡土。这条融合生态颜值、产业价值与民生温度的美丽廊道,既是空港门户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更是流淌着满满幸福感的乡村振兴“动脉”。当飞机起降的轰鸣与田园的宁静在此和谐交响,兰州新区正以这条璀璨的绿飘带,向外界递出一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崭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