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刷到过全红婵、孙颖莎、王楚钦卖土鸡蛋的视频吗?别信,那都是假的。近日,网络上掀起一波“打假”风浪,目标直指AI(人工智能)克隆声音乱象。法律专家称,利用AI仿冒他人身份“带货”是违法行为,已侵犯被仿冒者和消费者权益。
“我是你们的婵宝,有事请大家帮忙,今天让妈妈先拿出300单老家的土鸡蛋,给大家放福利”“大家好,我是莎莎,我为婵宝家农家土鸡蛋代言”“大家好,我是王楚钦,昨天收到婵妹私信,说她家土鸡蛋大丰收,这么好的土鸡蛋不发出去就可惜了”……听到熟悉的“声音”,粉丝误以为是奥运冠军本人,纷纷下单购买。殊不知,这些都是通过AI伪造、克隆出的名人声音。
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云南大学人权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红春说,利用AI仿冒奥运冠军“带货”的行为,已侵犯了他们的肖像权与声音权。他强调,该类仿冒行为并非仅针对名人,仿冒任何自然人均属违法。不法分子选择名人下手,正是看中其社会影响力和公众信任,从而更易达成误导消费者、推销商品甚至实施诈骗的目的。
“这些行为违反了民法典中‘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等条文。”刘红春说,以上述为例,商家利用AI伪造声音,编造故事,推销商品,已构成对全红婵等奥运冠军声音权的侵害,被侵权人可以要求商家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与赔礼道歉。
“此举还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刘红春说,如果商家诱导消费者购买高价、低质或不存在的商品,且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就触犯了刑法,涉嫌诈骗罪。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刘小楠认为,当前互联网平台出现不少AI移花接木的视频,AI换脸、AI盗声的不当滥用,易引发侵犯肖像权、声音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及诈骗等犯罪行为,是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挑战之一。她表示,我国目前对AI合成技术已经作出一些规定,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就明确规定: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从今年9月1日起施行,所有AI合成的内容,必须依法打电子水印,没有标识的,大家可以举报。如果刷到疑似假货,也可录屏举报,或者@官方客服。”刘红春说。
“对于AI,我们既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用好发展好,对于它所带来的新问题,也要坚持在发展中治理,明确使用AI技术的底线与红线,真正让科技向上、向善,为人类造福。”刘小楠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