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夏新闻8月20日电 (记者 李佩珊 通讯员 王玮 石亚忠)初秋的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大地上,绿意绵延至天际。田间作物舒展着繁茂枝叶,远处梯田如链似带,空气中交织着泥土的醇厚与草木的清甜,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隆德县聚焦“到户产业”,将庭院经济作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推动越来越多农户在自家庭院开辟增收门路,让昔日闲置的庭前“方寸地”,蜕变为多元业态集聚的“增收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鲜活动能。
走进隆德县张程乡杨袁村,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都藏着“致富经”。微菜园里,红透的西红柿像盏盏“小灯笼”挂满枝头,翠绿的辣椒似簇簇“火苗”缀满藤蔓,各类蔬菜鲜嫩欲滴、长势喜人;微菌园里,平菇撑开肥嫩的“伞盖”,在温润的环境中尽情舒展;微禽园里,土鸡踱步啄食,不时发出清脆啼鸣,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
今年62岁的李占谋是村里的监测户,儿女在外有着稳定工作,他和老伴守着庭院打理发展微菜园、微禽园,30只土鸡出栏,加上蔬菜售卖,一年稳稳入账5000元左右。老两口脸上的笑容,藏不住对如今生活的满足。“家里只有我们老两口,孩子都在外面上班,也有稳定收入生活很好,我们在家里种点菜、养几十只鸡,一年能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李占谋说。
庭院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更让“家门口增收”从愿景变为现实。在隆德县奠安乡张田村二组,66岁的丁富疆把庭院打造成了“菌香蜂鸣”的致富场。1000棒木耳在菌棚里舒展着厚实的菌瓣,16箱中蜂在花丛中飞舞酿蜜。这两项产业加起来,再算上各类补贴,每年能为他带来一万多元收入,小院里的“微产业”撑起了“钱袋子”。
据奠安乡张田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志兴介绍,今年主要在产业方面开展了四方面帮扶。一是开展庭院经济微菜园补贴帮扶,对81户微菜园种植的农户进行补贴帮扶;二是开展了微菌园黑木耳试点种植帮扶,对10户低收入人群进行黑木耳试点种植;三是开展中蜂养殖帮扶,对12户低收入人群购买了66箱中蜂进行中蜂养殖帮扶;四是开展了联农带农帮扶,依托村集体经济对60户低收入人群进行联农带农帮扶,今年总共帮扶资金投入15万元,88户常住户帮扶实现全覆盖,人均增收3600元左右。
从瓜果蔬菜的鲜嫩欲滴,到菌菇培育的蓬勃生机,从土鸡养殖的热闹鲜活,到中蜂酿蜜的甜蜜收获……多元业态让庭院“活”了起来,扮靓了乡村“颜值”,更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下一步,隆德县将紧扣“五特五新五优”产业布局,以“盘活农家闲置空间、拓宽农户增收渠道”为核心,推动庭院经济向规模化、特色化、多元化升级,让更多群众在方寸之间收获幸福与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