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风云变幻 聚焦格致书院
创始人
2025-08-21 13:57:33
0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晚清历经三十余载的洋务运动,虽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的局部改良上初见成效,但受当时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诸多掣肘,与社会发展趋势、国民改革期待,仍差距甚远。

这一年,被誉为“科学之家”的上海格致书院已经创办二十年,她从当时中国少见的展示西方科学技术的窗口,逐渐蜕变成既研究西学西艺,又探讨中外时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重镇和思想策源地①

孙中山会晤王韬山长

1894年3月,28岁的孙中山在上海访问期间,专程拜访了格致书院山长王韬。

王韬早年曾在墨海书馆参与翻译过《西学图说》《重学浅说》《华英通商事略》《西国天学源流》等有影响的科学著作。1862年起流亡香港和欧洲长达23年。

1874年2月4日,他在香港创办了第一份中国人自己的报纸《循环日报》,仅1874年5月至1885年12月,该报就发表了890余篇政论文章,绝大多数都是王韬手笔。积极引导舆论、大力推进富强和改革活动在中国的全面展开②。

1885年,王韬回到上海接任格致书院第二任山长。将其“变法自强”主张“投注于教育事业,提携后进,鼓舞士子,以富强思想,广播于士子心田,以时局时弊,求方于朝野仕绅”③

孙中山

孙中山带着他的《上李鸿章书》与王韬交流其“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尽其流”的改革主张。王韬十分赞赏这些观点,不仅为《上李鸿章书》切磋修改了部分内容,使之更符合当时的政治语境。还热情引荐重要人物,帮助孙中山与李鸿章联系,在清廷高层中爭取支持。

尽管孙中山上书最终未能直接促成清廷的改变,但是晚清思想界与革命派的这次重要交流,更加坚定了他推翻清朝、建立共和的决心。

上海道台为格致书院考课命题

明治维新运动促使日本迈入现代化发展快车道,同时也催生了其区域称霸的野心。1894年7月25日,日本为爭夺朝鲜半岛控制权,在朝鲜西海岸丰岛附近海域,偷袭应朝鲜请求增援的清军运输船,致我所租用英国商船上的千余名官兵殉难。

噩耗传来,正值格致书院秋季考课之时。上海道台刘麒祥愤然为考生命题“紧备水军直捣东瀛议”,第一时间启发学子从战略性和进攻性思考,如何发挥海军力量,主动出击,威摄对方本土,反击侵略行为,扭转被动防御局面。

担任道台之前,刘麒祥曾任江南制造局总办,是晚清洋务派的重要代表。在他的积极推动下,1891年江南制造局就引进设备和人才,试炼成功枪炮用钢,打破依赖进口瓶颈,为当时军事工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刘道台的考题可谓既具爱国情怀,又有专业背景,绝非纸上谈兵,一经登报传播,各省应考学子,群彦云起,匹夫有责,疾书克敌良策。

获格致书院甲午秋季考课超等第一名的广东考生梁揆平试卷,卷首为考官眉批,只批不改,卷面存真。

但是,令人窒息的是,当年科举江南乡试的三场试题,却仍以“四书”“五经”“经史”为题材,其间落差,不言而喻。

康有为拜访王韬山长

1895年,甲午战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维新派核心人物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了具有政治性质的强学会,旨在凝聚力量,传播维新思想,推动变革。並南下上海,特意托人介绍,拜访王韬山长,参观格致书院,汲取借鑑办学经验。

康有为

王韬坚定支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既与之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呼吁《变法自强》的系统观念,又介绍了当下格致书院推行“命题课士”的实践范例,强调要在变法中注重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改革教育的“杠杆”作用。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中提出的许多改革措施,如兴办新式学堂、编辑《强学报》刊物、开设图书馆等设想,都与王韬的思考与实践不谋而合。

学界认为,这次会面是晚清思想界的一次重要交汇,既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深度关切,也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谭嗣同再访傅兰雅秘书

英国传教士傅兰雅是格致书院创办董事,连续22年担任董事会秘书,是书院领导层中供职时间最长的功臣,也是我国第一份科普杂志《格致汇编》的主编,更是晚清西学东渐史上“一位值得花大力气,深入研究的重点人物”④

湖南青年谭嗣同曾两次慕名拜访傅兰雅,受益良多。

第一次是1893年,傅兰雅陪他参观“格致书室”中陈列的动植物化石标本,令其眼界大开:“天地以日新,生物无一??不新”“今日之神奇,明日即腐臭,奈何自以为有得,而不思猛进乎!”顿时找到了足以痛批保守派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科学依据。

第二次是1896年,傅兰雅兴致勃勃地为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展示了两件刚从欧洲带来的科技新发明。

一件是根据一年前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电磁波原理,应用到医学和工业领域的X光片,那上面清晰地显示了一个人完整的手骨,“真是神奇无比”。另一件,是装在木盒里的自动计算机器,谭嗣同亲手操作后惊呼:机器一转片刻即出答案,毫无差错,运算结果还能自动打在纸上,简直无法相信!

“思猛进,爭朝夕”斗志昂扬的谭嗣同迅即回长沙,积极参与创办“湖南时务学堂”和《湘报》,义无反顾地投身维新运动。

谭嗣同两访格致书院,不仅是他个人思想的重要转折点,也反映了晚清知识分子在西方科学和思想影响下的觉醒与变革。

历史往往会有许多发人深思的注脚,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约九十年后。1984年,故事片《谭嗣同》上映,饰演当年变法中风骨凛然、视死如归英雄的,居然是格致中学1959届校友达式常,很难界定,银幕上他的声情並茂、出神入化,链接了多少母校情怀。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心刚赞誉“达式常把谭嗣同演活了!”

注释:

①②张海林《王韬评传》P360,P150

③姚海奇《王韬的政治思想》P26

④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P586

原标题:甲午风云变幻 聚焦格致书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42万亿... 8月21日,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2.4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58亿元。其中,沪市成交额9977亿...
易德龙跌2.40%,成交额1.... 8月21日,易德龙跌2.40%,成交额1.90亿元,换手率3.01%,总市值62.57亿元。异动分析...
最新或2023(历届)师德师风... ,我拟定如下4项整改措施:  1、坚持理想,坚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信念。  思想上清醒、坚定;理想信...
天地在线跌0.45%,成交额1... 8月21日,天地在线跌0.45%,成交额1.12亿元,换手率4.99%,总市值35.33亿元。异动分...
原创 醒... 金门岛,地理上与大陆仅隔几公里,曾经是军事重地,如今却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枢纽。最近因为渔船纠纷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