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业的梅溪新城。
强链补链,夯实工业“硬支撑”,闽清绿建产业园多链协同,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智能家居千帆竞发;
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绿动能”,溪源裡景区探索乐圣陈旸文化+乡村文旅建设,以文兴旅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一二三产互促,织就田园“金链条”,塔庄示范园从“一根粉干”迈向融合闭环,撬动产业融合全新支点……
产业兴,则县域强;融合新,则乡村活。聚合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澎湃动能,闽清县正以项目攻坚的魄力、产业兴县的韧劲,擘画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丽蓝图。
位于绿建产业园的汇森宝家居项目。
绿建产业园
见证“建筑之乡”新未来
项目点击
原木门、护墙板、橱柜、楼梯……走进位于闽清绿建产业园的汇森宝家居项目现场,源源不断的定制家居从非标定制生产线上鱼贯而出。尺寸独特、设计各异的一件件产品,凝聚着匠心,也映射出闽清建筑产业向上生长,向新而行的坚定步伐。
“我们以‘个性化定制家装’为特色,专注于高端原木全屋定制。”汇森宝家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企业实现了全项目周期的数据化管理,大步迈向产业数字化,补齐了绿建产业园区在家居类工业领域的产业链空白。
凭借独特的“全屋万品宅配”理念,汇森宝不仅有效引领建筑行业创新,更在全国布局30多家品牌旗舰店,并获得中国高端定制家居知名品牌、中国品牌500强等荣誉。
汇森宝的故事并非园区孤例。作为闽清核心工业板块,闽清绿建产业园已发展成为全省最集中的、以绿色建筑为主导的建筑全链条特色产业园。截至目前,园区内已汇聚22家企业,其中包括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24年工业产值近20亿元。
日益完善的产业链,也为园区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绿建产业园成功引进中建科技、海峡钢构等20多家装配式企业,万福、万邦等6个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及以汇森宝为代表的一批家居行业企业,初步构建起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绿色建材产业链、绿色家居产业链三大链条。
拥抱智能化未来,探索科技赋能,今年,绿建产业园内再添新引擎:福州大学闽清科创园顺利奠基,碳化硅陶瓷膜等高科技项目引进落地,让闽清传统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中启联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的落户,填补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空白,有力推动园区产业集聚化发展。同时,巨亚家装智能化生产等一批新项目也相继入驻,预计全部投产后,可引进约120家企业,新增年产值9亿元。
闽清亮点
坚持产业兴县战略,夯实县域经济支撑。今年以来,闽清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提效率、强招商、铸链条为关键抓手,打出产业发展强力组合拳。
聚焦“一抓两促”,重点项目攻坚提速增效。开年以来,闽清大力开展项目入库攻坚,1—7月,全县入库固投项目130个,总投资145.93亿元。重点项目攻坚同步提速,1—7月469项县级以上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3.4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比例66.55%,超序时进度8.22个百分点。1—7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08亿元,比增13.6%。
蓬勃发展的胜景背后,是招商工作的厚积薄发与体系革新。闽清组建全生命周期招商专班,创新推行“一把手”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等机制,锚定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细分赛道精准发力,计划引进图灵小镇智算中心、智算方舟科技等一批高科技项目。
与此同时,闽清着力实施梯度化培育、项目化推进、精准化帮扶,厚植营商沃土。支持引导中小企业走高质量发展路子,鼓励引导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去年以来新增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
产业园区是承接项目、集聚产业的关键载体。闽清依托区位优势,着力构建优化产业平台体系,扎实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做优人才、政策等全链条服务,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打造强力“磁场”,吸引优质链群——
茉莉花茶产业园“含苞待放”,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集聚13家茉莉花茶企业,构建种植、精深加工、花茶研发、展示销售、观光旅游全产业链条。
抢抓福州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契机,于全市范围内率先出台盘活低效存量工业用地政策,以“工业小微园”模式推动表业园重启建设,吸引60多家深圳、广州表业企业回归签约。
……
当前,随着一批批重点项目落地生根、提速推进,更具活力、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正在闽清加速构建。
溪源村沿溪打造文旅项目。
溪源裡景区
探索农文旅协同发展新模式
项目点击
盛夏时节,暑气蒸腾,青山绿水间的三溪乡溪源村却是一片清凉世界。七彩滑道跃动欢声笑语,露天泳池倒映着蓝天白云……清凉的山风与游客的欢笑,共同勾勒出溪源裡的活力盛夏。
这片夏日美景的诞生,要追溯到3年前。那时的溪源村,还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地少人稀,产业基础薄弱,常住人口仅3000人。如何破局,实现乡村振兴?乡村干部们大胆决定:在村里建景区!
“溪源裡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是‘村民主导’的景区。投资主体是村集体,项目规划也由村民共商共绘。”溪源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依托“党建引领+集体入股+公司开发+专业运营”新模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资产估值入股,占股51%,村民全员成了大股东;乡贤及社会资本等占股49%,联合成立福建闽清溪源裡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景区一期。
蓬勃兴旺的闽台乡建乡创合作,也为溪源裡注入新活力。2024年,天津“三八”红旗手、台胞王怡雯带着团队扎根溪源,和村民们一同建设“心目中最美的村庄”。
在她的帮助下,溪源村深耕“百年油坊”主题项目,努力打造油茶产业研学教育基地,对油坊进行全面活化提升,打造沉浸式展陈空间、开发“古法榨油”研学课程,打响了“百年油坊”文旅新IP。
紧抓福州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的契机,溪源村着力打造“儿童友好乡村”,卡通道路指示牌、彩虹斑马线、卡通消防栓等一系列设施让儿童友好理念变为身边的一张张“实景图”。景区还配套了儿童友好乐园项目,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亲子游乐生态圈,今年暑期已有首批小游客来到溪源村,畅享清凉夏日。
据悉,溪源裡景区建设计划分为三期,将依托两条河道,打造动感漂流轴线,同时构建儿童乐园区、安养福地区、水上世界区、森林探险区四大区块。“未来,溪源裡将形成以亲子休闲旅游为核心的个性化、系列化山野旅游产业,全力打造福建童话乐园网红目的地和福建森林探险旅游首选地,同时探索与乐圣陈旸文化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上述负责人介绍。
溪源村儿童友好乐园。
闽清亮点
溪源裡景区的火爆,见证着闽清文旅发展的出圈出彩。近年来,闽清力促农文旅融合发展,构建以“文旅+百业”为核心的县域重点产业链矩阵,把脉各乡镇特色,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业态。
而今,漫步闽清,处处皆是景:在东桥镇,九野小镇主打运动风,建设山地户外节;在上莲乡,火爆全网的心上莲“村唱”邀请农村歌手一展歌喉;在雄江镇,漂浮公园涵盖休闲旅游与水上运动两大板块;在塔庄,流星花园打造星空露营特色体验项目……多姿多彩的消费场景,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出行选择。
以此为基础,闽清深入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强文旅产业发展后劲:深化两岸合作,巩固雄江闽台乡建乡创成果,制定黄楮林温泉回购运营方案,打造闽台特色温泉康养胜地;构建活动矩阵,特色节庆持续不断,打造“全年有主题、四季皆精彩”的文旅活动品牌……
伴着溪源裡欢腾的水花,闽清的乡村振兴乐章也愈发昂扬。在“文旅+百业”的生动实践中,一幅“人人皆主角、处处皆风景、业业皆兴隆”的多彩闽清文旅图景正徐徐展开。
塔庄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闽清示范园
做大做强地区农业特色品牌
项目点击
提起闽清特产,塔庄的茶口粉干可谓闻名八闽。但在如今的塔庄,茶口粉干早非唯一的“金字招牌”。锚定“土特产”发展战略,发力一二三产融合,位于塔庄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正生动演绎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一粒米、一根粉、一朵花、一年果,就是我们的乡村特色。”漫步风光旖旎的梅溪畔,塔庄镇相关负责人如是介绍。远方的农田里,水稻茁壮成长,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又一季丰收。
水稻,是茶口粉干的生产原料,也是塔庄第一产业的根基所在。近年来,闽清与省市农业科研部门积极合作,精筛良种,与芋头轮植轮作,同时创新“企业+基地+标准+品牌+市场”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建成高标准粉干专用稻示范基地,从源头保障品质与规模。
落地于上汾村的茉莉花茶产业园,也为塔庄农业发展开辟了新赛道。该产业园建设面积150亩,总投资3.5亿元,集聚13家茉莉花茶龙头企业,统一建设高标准加工厂区。园区还将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茉莉花,规模将达3000亩,延伸企业生产基地,有效激活就业增收链。
近年来,龙晶生态农业、无忧谷休闲农业、盛世阳光科技农业等5大现代乡村农业观光生态园与总投资3.1亿元、占地300余亩的茶口粉干产业园交相辉映,新老品牌合力之下,复合型农旅矩阵加速成型,成为撬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强力支点。
俯瞰示范园沃野,大疆无人机如同勤劳工蜂,穿梭于蓝天白云之下,成为塔庄智慧农业的亮眼风景。闽清在塔庄引入大疆无人机团队,与省市联通公司成立闽清首个数智赋能乡村振兴服务站,在塔庄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的智慧农业网络,多类型无人机协同巡护,开展农业作业与监测,还参与巡河、巡田、巡山等基层治理工作。
而今,借助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茶口粉干企业、青创现代农业园、阡陌农庄等已经顺利串联起来,形成了水稻种植、水果采摘、粉干加工与现代农业园相互联动的产业闭环;同时沿“大通道”产业融合示范带,依托当地生态文化资源,打造出一系列农旅综合体新业态。
闽清亮点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本,融合是关键。闽清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融合创新为径,以文化赋能为魂,以匠心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特色品牌:老牌景区历久弥新,七叠温泉打造生态康养名片;“闽清橄榄”“茶口粉干”等9大品牌荣获国家地标证明;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建设探索方兴未艾,东桥、雄江、塔庄等一批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蓬勃兴起……
产业兴则乡村兴,融合新则产业活。面向未来,闽清也将持续坚守生态化、特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纵深推进“四维融合”模式,布局多业态交融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奋力书写更具引领性、更富闽清韵的乡村振兴时代答卷。
闽水汤汤,奔涌向海;群山巍巍,见证蝶变。如今,产兴业旺的画卷已蔚然成势。闽清,正以其敢为人先的探索和脚踏实地的耕耘,在亮晒比学的赛道上奋力谱写“现代化国际城市魅力后花园”建设的闽清华章。(记者 阮冠达 图片由闽清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