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少民 龚相娟
科技创新实验室里精密仪器昼夜运转,智能制造工厂中机械臂精准运作,直播电商园区内创意火花持续迸发……渤海之滨的天津正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创新实践,释放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活力。
今年以来,天津密集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锚定企业关切,破解发展难题。
针对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周期长的痛点,设立“研审联动”绿色通道,新药审批周期大大缩短;在合源生物实验室,企业成功研发并上市了白血病领域原创CAR—T细胞治疗药物。
“得益于天津的各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企业有信心、有底气投资,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才有现在的攻坚成果。”合源生物负责人吕璐璐说。
天津港保税区内,满载联想电脑的集装箱正发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保税研发’政策使通关时间从3天缩至4小时,显著提升了供应链效率。”联想(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小可介绍。
政策的落实落细,离不开精准服务。为给民营企业营造暖心安心的发展氛围,天津市发展改革委每月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以“调研+座谈”为主要形式,打造开放、坦诚、轻松的交流沟通平台,听取民营企业对发展的期盼和建议,解决民营企业实际困难。“民营企业需要什么,政府部门就提供什么。”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涛说。
在联萌传媒新开路巨福园二期项目建设一线,天津市河东区多部门组成的“政企同行”联合服务专班召开现场项目推动会,以“一线问需、精准施策、协同发力”的服务模式,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推动政策直达基层、服务直通企业。
“这种跨部门联合办公、直达一线的现场服务给企业带来了很大帮助。”联萌传媒华北区域总经理张彦林介绍,公司今年计划新增300个就业岗位,助力天津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
在解决民营企业引才难问题上,天津市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推出“直播带岗+云端面试+现场洽谈”服务,为民营企业和求职者搭建高效对接平台。熙瞳(天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人社部门给企业与高校搭建的对接平台,实现“科技—人才—产业”的衔接。
针对民营企业与国企(央企)合作的需求,天津市建立“国企(央企)民企握手会”,推动国企(央企)民企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上加强互补合作。“对接活动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交流,我们公司与相关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技术互补与市场拓展方面找到了契合点。”天津正标津达线缆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谢崑说。
天津还重视对企业的梯度培育,形成链主企业、上下游企业融合发展、协同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为区域产业集群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天津在滨海高新区全力推动“中国信创谷”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链规模不断壮大,引育了飞腾、麒麟、曙光、海光等200余家重点企业。目前,滨海高新区已聚集1000多家信创产业上下游企业。2024年,滨海高新区信创产业收入超过720亿元,同比增长30.1%。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6月实现收入373亿元,同比增长28%。
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产业生态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天津民营经济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当好民营经济的‘护航者’、企业发展的‘铺路石’,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天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刘涛表示。
上一篇:26日起福州2条公交线路改道
下一篇:以规范公示倡导文明旅游(民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