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日前,“中国轴承之都”辽宁省瓦房店市召开青年企业家恳谈会。瓦房店市委书记马英骥与青年企业家代表共话发展,共商兴企实举,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轴承是保障机械设备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元件。瓦房店是中国轴承工业的发祥地,也是轴承工业的主要基地,产品畅销国内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瓦房店共有轴承工业企业845户,其中民营轴承企业823户。民营企业已成为轴承工业做大、做优、做强的生力军。
座谈会上,来自大连冶金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金舟轴承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光扬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瓦房店远东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十余名青年企业家代表,围绕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如创新研发、土地征用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青年企业家们所谈问题既有共性建议,也有个性诉求。马英骥认真聆听发言,逐一回应,并安排参会的市发展改革局、市科工局、市商务局、市数据局等职能部门解决实际问题。恳谈会变成“探索助企新举措,寻求发展新路径”的务实会。
马英骥表示,广大青年企业家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看准发展方向,明确发展定位,在提升能级、做大规模上下功夫,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企业。希望青年企业家坚持创新发展,坚持走数字化转型道路,在轴承制造等领域,通过技术升级、设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增强产品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同时,还需聚焦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因地制宜选准赛道,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会议指出,要加大科研投入,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快突破“卡脖子”问题,掌握关键技术,推动产品结构优化、产业提质增效与迭代升级,不断提升创新力与竞争力。要把握市场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于拥抱网络经济、平台经济,用好“海智在线”等互联网平台。要坚持抱团发展,经常交流沟通,树立共赢理念,构建“协同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取暖”的发展格局,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降本增效。
马英骥表示,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完善政企沟通渠道,相关部门要及时帮助解决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
会后,瓦房店市工商联协同相关部门对年轻企业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梳理解决。
据悉,瓦房店市将定期举办青年企业家座谈会,鼓励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代表交流发展思路,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兴产业布局。未来拟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沙龙”,助推企业家联谊交友。同时,切实发挥青年企业家专委会作用,打造青年企业家公益服务品牌,提升青年企业家社会美誉度。
针对“招工难、高端人才引育难问题”,瓦房店市建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组织专场招聘会。加强和属地职业技术学校联系,搭建校企合作直通车。联合人社局及相关部门及时推送人才配套政策,协助申报尖端人才、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青年才俊”。
针对“企业经营法律风险化解难的问题”,瓦房店市拟联合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组建“法润瓦商·护企联盟”,打造集法律咨询、风险防控、合规指导、纠纷化解于一体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品牌,形成“一智库支撑、四品牌引领、五阵地覆盖、三手册赋能”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便捷化、高效化的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瓦房店市将加强政策宣讲,拟联合市科工局、市统计局对企业升规条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加强宣传。全力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成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作专班,争取在2025年底前完成大面积轴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联合市商务局、海智在线,对会员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应用培训,探索工业制造网络接单新模式。
针对“企业工厂用地办证难”等个性化问题,瓦房店市将按照民营企业诉求办理机制,跟踪相关部门落实解决。
瓦房店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孙玉峰表示,下一步,市工商联将聚焦政治引领,坚持问题导向,畅通政企协同机制,在资源赋能、团结共建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激活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