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记者 庞淼 实习记者 姜俣谦 李佳圆
在哈尔滨南岗区花园街的街角,一片温暖的黄——黄房子俄罗斯文化街区正焕发新光彩。这些承载着百年历史的俄式建筑,最初建于清末民初,曾是中东铁路俄国职工的住宅。如今,它们被精心改造,旧貌焕新颜,成了市民游客拍照打卡的俄式新街区。
这些见证了城市变迁的老房子,曾经历岁月剥蚀,如今却迎来华丽转身。改造工程以“修旧如旧”的匠心,为历史建筑注入新生命:斑驳的墙体重现了经典的俄罗斯风情黄,建筑结构被精心加固,让历史风貌与现代功能完美交融。
“来到黄房子就感觉眼前一亮。”哈尔滨市民白女士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和家人很少来这边散步。“现在变样儿了,保持原来面貌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消费场所和文化活动,人越来越多了。”白女士说。
如今,这里不仅是历史的容器,更是生活的舞台。飘香的面包房、美味的西餐厅、流淌着手风琴声的咖啡馆,让沉睡的建筑真正“活”了起来。市民游客在此拍照打卡,触摸历史,品味异域风情。
“从去年开始改造后,我们每个月都来一次,这里每天都在变化,包括花墙也是不重复的,真的是越变越好了!”为了来这儿拍照,哈尔滨市民马女士告诉记者,特意穿了一条颜色艳丽的连衣裙。
黄房子的新生,是哈尔滨对城市文化的深情守护与创新传承。它让珍贵的记忆不再尘封,而是化作可触摸、可体验的日常风景,成为这座城市又一张鲜活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