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璐
周末约三五好友在露营地玩桨板,下班到公园划半小时皮划艇解压,这类“水上轻运动”正成为北京市民消夏新宠,也带动相关装备热销。业内专家认为,消费者“亲水”体验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折射出消费升级向个性化、场景化发展的新趋势。
年轻人尝鲜桨板日租
“新手玩桨板,迪卡侬居然可以日租!”8月11日,北京博主“呢度”在社交平台分享这一新发现,3小时内收获25条评论。
8月19日,记者走访大兴区荟聚迪卡侬门店,只见一个3.2米长的桨板醒目地陈列在货架上。“今年桨类运动很火,除了装备发烧友,更多是来尝鲜体验的年轻人。”店员介绍,为此门店特别推出“桨类运动租赁”服务。记者扫码查询发现,桨板日租价99元,3人皮划艇149元,均包含打气筒、救生衣和划桨等全套装备。
近两年,桨板、皮划艇等曾经小众的水上运动,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反映到消费市场,装备消费持续升温。社交平台上,北京桨友们热情分享各类装备选购攻略。“真没想到北方水上运动能这么火。”30岁的市民刘先生说自己本是“社恐”,最近却被桨板运动“圈粉”,“看到朋友圈都在玩,就试了一次,很上瘾,从水面看北京是一种全新体验。”
这股装备消费热在线上得到更直观的印证。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夏季水上运动装备销量呈爆发式增长,其中桨板类产品搜索量同比增190%,皮划艇购买用户数同比增40%。
水上营地夜晚人气更旺
“现在想玩夜场水上项目,至少得提前三四天预约!”8月13日,市民小马带朋友体验龙潭中湖露营基地的“夜光果冻船”,被湖面上漂浮着装有彩灯的背包船惊艳到了。虽然499元两小时的体验价格不菲,但商家提供的专业摄影和航拍服务让小马觉得收获满满,“朋友圈点赞爆了,好多人追着问在哪玩”。
夜游热在专业水上营地体现得更为明显。多布亮马河城市水上营地的张教练告诉记者:“晚6点到9点的客流比白天多一倍,30多块桨板和30条皮划艇基本全下水,每晚能接待五六十人。”
8月18日晚,记者漫步亮马河发现,昔日熟悉的河道已成水上运动新天地,彩灯点缀的皮划艇与桨板星罗棋布,勾勒出别样的城市夜景观。现场,两岸自发形成的租赁点已成规模,带灯桨板尤其抢手。“夜游得要发光的设备才特别出片。”一位摊主介绍,夜间桨板租赁价为每晚128元,皮划艇每晚150元,生意火爆时单日营收可达七八百元。
“现在北京水质改善明显,带孩子玩水更放心了。”户外爱好者小胡观察到,今年以来,除了市区开放水域外,潮白河、温榆河、十三陵水库等水域附近,提供一小时桨板教学和体验的营地也明显增多。
抢抓机遇做好差异化经营
从游泳馆、水上乐园到桨板运动,“亲水经济”正在升级换代。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表示,这反映出多元化消费场景趋势,部分水上项目延伸至夜间,也是夜间经济拓展的体现。部分业态更延伸至夜间,成为夜间经济的新增长点。“夏日、假期,叠加在一起,就是无限商机,正催生出一个规模可达数亿元的新市场。”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随着城市水环境持续改善和运动装备普及,桨板、皮划艇等新兴水上运动正走进大众生活。“北京的市场机遇抓手在于差异化经营。”他建议,应结合不同水域特点,打造细分化、特色化场景,采取租赁加销售的模式满足多元需求,并通过赛事活动促进产业升级。
在赖阳看来,新兴水上项目不应局限于直接收费盈利的单一商业模式。“这些项目应成为塑造生活方式和社交场景的媒介,对周边餐饮、零售、文创和服务消费等形成有效带动。”赖阳建议,商家要通过项目打造人群聚集中心,联动周边资源,提升客户黏性和消费频次,同时针对季节性特点,提前布局淡季产品和跨界合作,延长消费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