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恢:烽火征途中的民心守护者
创始人
2025-08-21 07:34:56
0
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时的邓子恢(资料图片)

1923年9月1日,邓子恢等发起创办闽西第一份宣传马列主义的革命刊物《岩声》。(资料图片)

位于龙岩奇迈山麓的东肖镇邓厝村内,一座青瓦白墙的闽西风格宅院安然矗立,与笔架山遥遥相望。

1896年8月17日,邓子恢出生于此。从这里出发,他逐渐成长为闽西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以卓越的农民运动、农村工作领导才能,被誉为“中国农村变革的先驱和开拓者”。

在红土地播撒革命火种

邓子恢的青年时期,浸透着乡土的艰辛与时代的激荡。17岁考入省立第九中学后,受辛亥革命浪潮冲击,救国思想在他心中悄然萌芽。1917年,他赴日本公费留学,后因贫病交加辍学回国。此后,在母校桐冈小学任教、在杂货店当店员,这些经历,让他真切体会到民众疾苦。

1921年春,在五四运动后新思潮的影响下,邓子恢联合进步青年在龙岩白土桐冈书院组建奇山书社,之后创办闽西首份宣传马列主义的革命刊物《岩声》,撰写文章抨击时弊,传播社会主义思想。1926年底,邓子恢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邓子恢以惊人的毅力和胆识,与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在闽西点燃革命星火。1928年,他参与领导龙岩后田暴动、永定暴动,建立闽西第一支红色武装,为红军开创闽西革命根据地奠定基础。在毫无前人经验、敌我斗争十分紧张的形势下,他与张鼎丞领导溪南土改分田,紧紧依靠群众,反复调查研究,首创“抽多补少”的溪南分田经验,拉开了福建土地革命运动的序幕。

“不怕没有经验,只要依靠群众大家出主意,只要与群众商量……任何事情都可以有办法。”这是邓子恢在自传中写下的话。这种在战火中淬炼出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也成为他革命生涯的法宝。

1929年7月,在毛泽东同志指导下,邓子恢主持召开中共闽西“一大”,确定闽西土地革命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总路线,并当选为中共闽西特委书记。1930年3月,当选为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同年秋,因抵制“左”倾错误被免职后,他以中共福建省委农村巡视员身份赴闽东、闽中、闽南指导工作,继续播撒革命火种。

1932年7月,邓子恢到江西瑞金就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部长之职,建立各种财政制度,培养一批财政干部,为支援红军反“围剿”斗争作出重要贡献。中央红军长征后,他冲破千难万险回到闽西南坚持斗争,参与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守护革命星火不熄。

两淮烽火中的担当者

抗战爆发后,邓子恢成为闽西南抗日统一战线的关键推动者。1937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时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邓子恢,在龙岩城与粤军旅长练惕生展开谈判,推动实现闽西南国共合作抗日新局面,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由此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

1938年3月,任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子恢与张鼎丞、谭震林等告别闽西父老乡亲,率领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奔赴苏皖抗日前线。抵达皖南后,他兼任民运部长。

初到皖南,邓子恢便明确: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导下的民运工作,必须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起来抗日,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斗争。为了做好民运工作,他在安徽南陵县土塘、泾县云岭办了几期民运工作干部培训班,亲自编写教材并授课,为民运工作培养骨干。经过民运工作队细致耐心的工作,皖南地区减租减息运动顺利进行,各界抗日积极性空前高涨。

随着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党中央为了坚持抗战、推进华中敌后游击战争,明确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1939年4月,邓子恢随同新四军军长叶挺渡过长江,抵达江北,参与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扩编整顿江北部队。

当时江北新四军各部队文化水平不高,邓子恢格外注重政治教育。他提出,要使我们的部队从根本上懂得革命道理。津浦路东地区流传着一个说法:邓老(指邓子恢)每会必到,每到必讲,每讲必长——他给战士们讲当地的风俗人情、人民受苦受难的状况以及革命历史传统,话语深入浅出、妙趣横生,以诚恳朴实的作风与干部战士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关系。

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部,任命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不久兼任四师政委及淮北区党委书记。1942年冬,日军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展开大规模“扫荡”。邓子恢与彭雪枫指挥33天反“扫荡”,在激战中粉碎6000余日军的五路围攻。这也成为淮北抗日根据地巩固与发展阶段的关键战役。

原淮北行政公署主任刘瑞龙曾评价道:邓子恢同志来淮北,根据地的政权、武装、财经、统战、建党等各项工作都取得巨大成绩和进步,培养了各条战线能战斗的干部队伍。他不愧为淮北广大军民的良师和好领路人。

扎根乡土的“农民知己”

邓子恢不仅在建设革命根据地方面有勇有谋,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而且始终心系农民,被称为“农民知己”。

初入皖南时,邓子恢便组织首支民运工作队赴泾县茂林开展群众工作。面对新同志的畏难情绪,他传授群众工作经验:先真心与群众交朋友,再讲道理,解决其认识问题,最后再建立组织。他强调,要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群众当亲人看,及时帮助其解决困难。邓子恢也常以身作则,走访群众的家,关心他们的生活,进而发现并解决问题。

新四军全军推广茂林民运工作队的经验后,赢得华中人民广泛爱戴,群众高歌“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

1941年夏,在前往淮北路东主持党政工作的途中,邓子恢仍不忘深入群众搞调查研究。在耳闻目睹洪泽湖周边农民贫困凄凉的境况后,不久他便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生活等工作。

在领导淮北抗日根据地建设时,他领导发动减租减息斗争,在40多天紧张的突击运动中,减租4600多石粮食,将1000多支枪从地主阶级转移到工农群众手中,发展了1.7万余名农会会员和1000多名新党员,建起各种抗日救国团体;同时,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废除保甲制度,民主选举产生基层干部,提高工农群众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1943年春,淮北闹春荒,邓子恢冒着风雪带领干部深入农村访贫问苦,虚心向农民讨教度荒的办法,推动根据地迅速掀起一场军民生产自救运动。加之淮北区党委制定的政策支持,当地工商业也得以发展,原本天灾严重、经济贫困的根据地由此变得粮多草足。

曾在邓子恢身边工作过的同志说,每当冬天来临,大地上白雪皑皑,就会想起当年带领他们走村串户关心农民疾苦的邓子恢。他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旧棉袄,脚上穿着一双毛窝鞋,消瘦的脸庞上眼窝深凹却目光炯炯,穿行在淮北大地上,与群众同甘共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红丸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该案件指... 红丸案,是指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晚明三大疑案”之一。这红丸案与梃击案是紧密...
最新或2023(历届)鼠年除夕...  除夕送走一切烦,快乐回家过大年,举家亲友团聚,笑道今年胜往年。欢乐之时祝福送,愿你今年大发财,生意...
关于惊蛰的祝福语最新或2023... 惊蛰到,花枝随风俏,看生活幸福春色;喜鹊枝头闹,望事业辉煌春景;心绪乐逍遥,瞧笑容快乐春花;问候送吉...
最新或2023(历届)除夕微信...  1、生活喜乐羊羊,工作如羊吃苦,事业如羊中天,爱情似羊缠绵。做人羊眉吐气,家庭吉羊如意,心情羊光满...
最新或2023(历届)给老师的... 亲爱的老师,我想通过这条短信,来表达新春佳节我对你的祝愿,让它带给你暖暖的爱意、丝丝的甜蜜、甜甜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