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肿瘤治疗向精准医学迈进
创始人
2025-08-21 07:13:50
0

杀伤肿瘤细胞却也可能误伤免疫系统。在肿瘤治疗中,“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一道全球难题。

纳米药物递送、人工智能自适应调整、光纤定位脑肿瘤……今年以来,我国临床医疗一线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让肿瘤患者有更小的治疗痛苦、更低的毒副损伤、更高的生存质量,这是医学创新的希望与力量。

“人工细胞快递员”: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协同作战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我国呈现上升态势。

如何精准命中癌细胞、保护正常组织,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希望?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发表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肖海华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黄帆团队的研究成果:基于合成高密度脂蛋白的纳米盘载体。

这些纳米盘载体,好比一群直径仅10纳米、形似“圆盘”的“特种兵”悄然潜入肿瘤组织,不仅携带化疗“弹药”精准打击癌细胞,更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协同作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妇产科疾病研究所所长王建六介绍,三大团队联合,选用能诱导DNA损伤并激活免疫的四价铂前药作为核心“弹药”,通过仿生设计,将其与磷脂等自组装成“人工细胞快递员”。这项技术破解了传统化疗的治疗困境,在子宫内膜癌等肿瘤治疗中获得较高的抑制率。

“人工智能通信兵”:实时更新放疗方案

除了化疗领域的药物突破,放疗领域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也擦出新“火花”。

宫颈癌防治,是守护广大女性健康的“必答题”。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中靶区易变化的临床难题,北京协和医院率先引入基于迭代锥形束CT的人工智能在线自适应放疗平台。通过锥形束CT快速高清成像,结合AI算法实时更新放疗方案,在线自适应调整不到20分钟。

专家表示,这如同为放疗计划更新派去了“人工智能通信兵”,用它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建立起四通八达的“通信神经网”。

“这项技术能更加精准地照射肿瘤靶区,实现动态个体化调整,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系主任张福泉说,应用这项技术治疗腹部和盆腔肿瘤,急性胃肠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发生率下降。

“高级别侦察兵”:不开颅实现脑肿瘤靶向消融

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生长迅速、治疗难度大,被称为大脑“癌中之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单永治团队近期发表了国产激光间质热疗治疗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的研究结果:通过机器人精准定位并辅助置入导向钉、套管和光纤,磁共振确认光纤位置和消融范围,通过3mm的小孔即可实现胶质瘤的不开颅精准消融与破坏。这就相当于设置了“高级别侦察兵”,提升靶向消融的精准度。结果显示,32例病人完成相关治疗后经一年时间随访,平均生存期和单纯保守治疗相比延长。

据悉,激光间质热疗技术最早产生于北美,对高端医疗设备的要求较高。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单永治表示,团队正努力探索使用普通核磁进行操作的方法,推动技术进一步普及。

“狙击手”:提升治疗效果

今年以来,我国肿瘤靶向药也捷报频传。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团队牵头对我国首创同时靶向EGFR和HER3的抗体偶联药物进行了研究,相关成果有望对解决晚期食管癌鳞癌患者的耐药性等问题产生积极效用。

5月,中国自主研发抗体偶联药物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获批上市;6月,治疗组织细胞肿瘤及神经纤维瘤双适应症的国产靶向药物芦沃美替尼片开出首批处方……这些创新药恰似“狙击手”,为难治和易复发型癌症患者带来希望。

数据显示,过去10年,我国抗肿瘤新药获批增幅明显,累计已达200余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认为,要持续推动癌症科研攻关,加快关键技术创新,惠及更多患者。

(据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益丰药房涨0.91%,成交额2... 8月21日,益丰药房涨0.91%,成交额2.15亿元,换手率0.73%,总市值296.92亿元。异动...
华茂股份涨0.21%,成交额7... 8月21日,华茂股份涨0.21%,成交额7181.13万元,换手率1.62%,总市值44.54亿元。...
新联电子跌1.10%,成交额2... 8月21日,新联电子跌1.10%,成交额2.20亿元,换手率4.37%,总市值52.38亿元。异动分...
莱美药业跌2.17%,成交额1... 8月21日,莱美药业跌2.17%,成交额1.83亿元,换手率3.47%,总市值52.37亿元。异动分...
*ST海源跌0.91%,成交额... 8月21日,*ST海源(维权)跌0.91%,成交额2888.15万元,换手率1.70%,总市值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