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的川藏联网巡检保电任务更艰巨了。”8月20日,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巴塘分部主任蒋茂告诉记者,因为需要配合拉萨换流站站内设备扩容,确保西藏地区用电不陷入孤网运行。下午6点多,蒋茂才结束巡检,浑身已经湿透。
2014年,川藏联网工程正式完工并投运,乡城—巴塘500千伏线路和巴塘—昌都500千伏线路5次跨越金沙江,结束了西藏昌都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从根本上解决了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南部严重缺电和无电地区通电的问题。”蒋茂说,2019年4月,他来到甘孜州巴塘县,开启保电工作。6年来,早上7点出门特巡,晚上6点半回到驻地,已经成为日常。
“这里塔多、路远,巡检有难度。”蒋茂介绍,巴塘分部共22人,日常需巡护的输电线路有6条、铁塔1016基,线路超过700公里。“要保证巡查到位,除了人巡,我们还运用科技手段。”去年他们开始使用无人机精细化飞巡和通道三维扫描技术,能够自动确认杆塔本体是否有缺陷,通道是否存在隐患。“现在巡查效率较以前提升了近7倍。”
不仅如此,他们还装有输电线路可视化智能巡检系统,24小时对电网进行监控,及时规避和解决山火、地质灾害等问题。
“电网保障需要细心和耐心,及时发现隐患。”蒋茂说,比如巴塘的落雷,仅7月就出现4700多次。“我们一直在加强防雷措施。10月会在塘芒一二线加装165套防雷装置。”
当被问及离家的感受时,蒋茂笑了:“我只是在做本职工作,电网稳了,藏家的日子甜了,我们就开心了。”巴塘县竹巴龙乡水磨沟村村民邓月每次见到他,都会迎上去感谢。川藏联网投运前,邓月家里用电很不稳定,每天只有晚上两三个小时通电。现在根本不担心断电问题。
牦牛生长在青藏高原上,被称为“高原之舟”。“我们的团队名字就叫牦牛,代表我们就像牦牛一样坚韧,在雪域高原上默默耕耘,守护着川藏两地的万家灯火。”蒋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