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科技赋能 机制创新 全域覆盖
张家口构建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快赔模式
本报讯(郭晓通、刘惠斌)“有没有人员受伤?事故地点在哪里?”“请将摄像头对准车辆受损部位,我来远程采集有关信息。”近日,张家口市交警支队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中心民警接线一起在草原天路上的车辆剐蹭事故,民警一边核对人员车辆信息,一边采集事故现场证据,5分钟就完成事故责任认定处置。
自2023年8月获批全国第二批事故视频快处试点城市以来,张家口市通过“科技赋能、机制创新、全域覆盖”,成功构建了国内领先的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快赔模式。截至2024年,该市交通事故视频快处率已跃居全国前三。其中,已受理视频快处事故量占对应时段全部简易事故的95%,成效显著。
小事故造成大拥堵是城市交通顽疾之一。张家口市交警支队依托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服务中心、交管12123平台和交通事故视频快处技术,大力推动全市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勘查、视频取证、网上定责全流程线上受理。
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服务中心设接警、定责、定损、理赔等岗位,由民辅警骨干及保险公司选派人员组成,立足“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实战导向”,明确“任务、责任、时限”清单,坚持“事故快处日晾晒、支队周调度”并每月排名通报,持续提升轻微事故视频接警率、处理率、结案率、快赔率。
张家口市交警支队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提升民辅警应用视频快处能力水平,结合《道路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工作规范》《事故视频接警规范用语》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降低执法差错,实现了传统交通事故勘查模式向现代化、便捷化、高效化转变。
通过开展轻微事故视频快处,将一批事故处理民警力量从多点、烦琐的简易事故处置中释放出来,推动了整体工作效能提升。
交管部门通过实时监控道路车辆拥堵情况,及时调取缓行路段事故车辆信息,电话引导当事人通过视频快处方式处理轻微事故。民警在接听110、122报警电话和专设接警电话时,会优先引导符合条件的事故当事人通过视频快处方式处理事故。
目前,张家口市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已覆盖全市4条高速公路、10条国道、21条省道及700多条县乡和主城区、县城区城市道路,以及警力难以覆盖的旅游景区、偏远乡村,该市3.6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均可同等时间、同等效率“远程定责”“实时定损”“即时理赔”。轻微交通事故从报警到理赔平均时间相较之前缩短80%,群众满意率达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