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建材大数据)
继雪松、正威和均和陆续暴雷后,曾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92位的多弗集团又被推上风口浪尖。
千亿地产企业暴雷
近日,据媒体报道,揭开了多弗国际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多弗集团”)债务危机、资产腾挪和贸易造假的面纱。
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温州多弗地产等关联主体被温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起诉。
除了该案,多弗地产还陷入多起债务纠纷,已被执行总金额近3000万,部分地产业务主体还被列入经营异常。
在多弗集团航空产业板块,温州航空产业园项目因土地供应问题搁浅,150亿元投资计划沦为“空中楼阁”。
另外,多弗新能源号称聚焦风电、光伏,但旗下青海青稞交易中心成立两年即退出国家平台。
多弗集团文旅板块中,清徐多弗奥特莱斯延迟开业,丽水温泉项目因股权冻结烂尾,南通乐百年文旅小镇沦为“鬼城”。
其实,早在2023年多弗集团创始人胡兴荣旗下多家公司股权就被冻结,涉及金额近10亿元。
财务魔术
据官网介绍,多弗集团以实业起步,前身雅洁锁业成立于2000年,目前企业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
多弗集团深耕智能制造、现代服务、新兴产业、城市建设四个业务领域,拥有恒天海龙(000677.SZ)和民生国际(00938.HK)2家上市公司,服务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
从股权结构看,胡兴荣持有多弗集团99%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据官网消息,2024年多弗集团营收达2189亿元,公司总资产143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多弗集团营收从2019年258亿元飙升至2022年2068亿元,其在仅仅一年内在营收上实现了百亿到千亿的跨越。
多弗集团“营收神话”主要来自其贸易板块。
据网易清流工作室调查,仅2022年多弗集团贸易板块就贡献了超过1500亿元营收。
而多弗集团这些交易,大量存在“自循环”现象——左手卖给右手,右手再卖给左手,形成闭环交易。
以锡业股份为例,锡业股份2.36亿营业额的电解铜贸易营业额,对应的上游供货商和下游购货商都是多弗集团的关联企业。
据清流工作室统计,与多弗集团发生大宗商品交易的公司还有云锡集团、格林循环、福达合金和国美电器等,这些公司交易结构错综复杂,当中究竟存在多少闭环交易,尚无定论。
除了梳理多弗集团大宗贸易的“自循环”之术外,清流工作室还指出,公司在主营业务之外,持续进行大宗商品贸易的利息驱动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揭开多弗产业资本面纱,重要“金主”锦州银行隐现其身后。
工商信息显示,多弗集团下属的多家公司股权被质押给锦州银行,涉及贸易、旅游资源开发、制造业等主体。可见,锦州银行是多弗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
目前,多弗集团投资或控制的六家优质制造业企业,股权均被质押给锦州银行,且维持有效状态。
一边进行大规模产业布局,一边依靠银行融资输血,多弗集团千亿资产大盘中隐患渐显。
“跨界神话”
从温州街头的一家锁具公司,到横跨地产、航空、新能源、文旅的千亿商业帝国,多弗集团的崛起堪称中国民营企业的“跨界神话”。
多弗集团以实业起步,前身是2000年成立的雅洁锁业,其创始人胡兴荣是一名“八零后”。
多弗集团创始人胡兴荣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爆发,胡兴荣北上北京,通过接盘烂尾楼起步,开启了在地产领域的发展。
此后,多弗集团地产板块形成了浙皖、沪苏、大湾区、中部、成渝、山西六大战略区域,涉足20多个城市。
在地产领域站稳脚跟后,多弗集团的资本布局也悄然展开。
2015年,当时兴乐集团以每股5.13元抵押恒天海龙2亿股股票借款20亿元,却因无力偿还被迫走上拍卖席。
最终,温州康南科技以5.81亿元竞得股权,其实际控制人胡兴荣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这场看似普通的股权拍卖,藏着精妙的资本算计——以不足6亿元代价掌控一家A股上市公司,为后续资本运作埋下伏笔。
2018年4月,多弗集团又将港股上市公司民生国际收入囊中,形成“A+H”双资本平台。
产业跨界更显其野心,2019年多弗集团开始在国内外布局低空领域。
2022年6月,多弗集团全资收购意大利Fama直升机公司,从研发、生产、销售到知识产权进行全链条收购,并将其更名为多法航空有限公司。
2022年,多弗又开启了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多弗新能源集团聚焦风电、光伏、储能技术和产品,深耕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开发、传统能源升级、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四大业务领域。
此后,多弗集团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旗下新型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奥特莱斯,在环京雄安、崇礼及山东高平等地运营地标奥特莱斯。
2024年,多弗集团实现营收2189亿元,年末总资产为1433亿元。
这一年,胡兴荣不但以130亿元个人财富入选胡润全球富豪榜,还在12月15日连任北京温州企业商会会长。
来源:地产资管界
上一篇:习言道|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