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1931年8月20日
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郞在日内阁会议上提出要求中国政府保证今后不再发生(中村)类似事件,否则日本将使用武力。前关东军司令官白川义则等人则在军事参议官会议上公开提出“应利用中村事件这个机会诉诸武力,一举解决各项悬案,确保我之各项利益”。
日本驻朝鲜第19、20两师团全部调往我国边境图们江沿岸。
蒋介石在南京接见日本民政党议员菊池良一,作长时间会谈。蒋希望日中及亚洲各民族为黄种大联合而奋斗。菊池请蒋酌用日本教官10余人及中止排日行动。蒋均采纳。
张学良副司令行营通令所属各军队,声称“近两月来在北平市破获共党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共党华北军委会、河北省委会、北平市委会等各重要共党机关五十余处,捕获共党男女要犯百余人”,并称根据所获证物,共产党在华北的工作“多以我东北军作对象”,特通令华北各军一体严防。
国民政府训令行政院称,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定本年10月10日召开,大会经费预算为44.584万元。令转饬财政部如数拨发。
国民党中执会决议:侨务委员会改隶于国民政府,推吴铁城、周启刚为该会正、副委员长;中央党部另组海外党务设计委员会,指定陈耀垣、萧吉珊为该会正、副主任。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孙本文在中央广播电台报告“近三年来全国大学及专科学校概况”,称全国根据大、专学校组织法办理之公、私立大学共58所,专科学校27所。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发布《为救济水灾告全国同胞书》,略谓此次灾区之广,几亘全国,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被难人数,至少在5000万以上,“今日中华民族,实已濒九死之绝境”,望全国同胞“拥赞政府,力图挽救,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陕西灾情通讯社报告汉中大水,称汉水河堤横决,沿江石泉、镇巴、紫阳、岚皋、镇坪、平利、白河等10余县尽成泽国,待赈者数十万人。
1932年8月20日
左路军副司令徐源泉电令第34师协同主力“围剿”洪湖红军。
蒋介石令鄂、豫、皖三省驻军“保护农民秋收”,封锁红军区域,禁盐粮输入。
蒋介石电张群、蒋伯诚转令张学良,以军委会委员资格代理北平军分会委员长职。
国民政府训令行政院裁撤北平“绥靖”公署。
国民政府公布《宪兵令》。
立法院修正通过《森林法》。9月15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
国民政府任命梁冠英为陆军第32师师长;罗霖为陆军第77师师长。
鄂省府前以水灾电请行政院拨款赈济,虽经照准,但历时数月,未拨分文,省主席夏斗寅特再电行政院乞赈。
甘肃大雹成灾,灾区达27县。
1933年8月20日
新任日本驻伪满大使兼关东军司令菱刈隆抵大连,发表告驻伪满人士声明书,声称:“本职之来任,固体日本之方针,然对于国防之强化,治安之完成,尤其对于满洲国家之坚实的发达及永远确立日满共存之事,将贡献满腔之支持与协力。至于本人对满政策经纶大纲,悉皆踏袭前任武藤元帅之所行者。”
1934年8月20日
寻淮洲红军抗日先遣队攻占穆洋。23日,伍诚仁师追至,红军凭河抵抗后撤往福安北部,进入南溪、查南溪,在穆墙镇歼敌一部。蒋鼎文令伍师及新十师陈齐煊部尾追,并电浙江保安团堵截。
南满反日总会在盘石正式成立。盘东、盘西、盘北及伊通等地反日会、反日妇女会等代表十余人出席。总会选出杨靖宇等九人为委员,修订通过反日斗争纲领,其要旨为:联合一般反日民众,对日、“满”实行联盟抵抗,拒绝一切日、“满”法令;武装民众进行反日民族革命战争,收复东北失地;支援和领导工农兵及学生群众进行一切政治经济斗争。南满反日总会在共产党员杨靖宇领导下,统一开展南满各地抗日游击战争。
阎锡山、于学忠和韩复榘等联名致电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及粤、桂当局:“当此内外严重之秋,各方亟宜未雨绸缪,速图应付大计。但‘攘外必先安内’,安内必先扫除障碍,发挥团结精神。”呼吁粤、桂与蒋联合一致反共。
湖北各地灾民千余人至武昌向省府请愿,要求救济。
天津《中国新报》创刊,资本10万元,社长陈小龄,9月1日起,在北平发行北平版。开办至10月即亏赔2.5万元,于10月28日自动宣告停业。
《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会刊》创刊,南昌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编辑、出版,每10日出版一期。
中旬
内蒙锡林郭勒盟副盟长德穆楚克栋鲁普派陈绍武前往庐山会见蒋介石,要求拨发蒙政会经费、武器、电台等物资。陈绍武按德王之意向蒋报告,称:“伪满南警备军司令官巴达玛拉布坦、西警备军司令官乌古廷偕同日本高级军官一名,曾前来该盟王府,声言日军不久将西侵袭击察东,希德王即速表明态度,予以一切实力帮助”,问蒋如何对待。蒋要德王“以不亢不卑态度,相机办理”,并准拨给经费及枪械、电台等物。
1935年8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张闻天主持会议。讨论红军的战略和夏洮战役的作战问题,通过《关于目前战略方针的补充决定》,提出夺取陕、甘地区,“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继续发展之有力支柱与根据地”。
驻华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法肯豪森向蒋介石送交《关于应付时局对策之建议》,全面阐述其对中国国防及抗日战略构想。《建议》预计,一旦日本对华发动军事攻击,华北地区首当其冲,同时长江流域各海口也将受到侵犯。因此,中国军队必须在战略上确立一个“集结兵力区域”,以此为基地来部署对日国防。这个区域大概在徐州—郑州—南昌—南京一线。我军应在此区域向北推进,以“沧县—保定为绝对防御线”,“最后战线为黄河”。长江陆防须推进至上海附近,南京作为首都“宜固守”,华中则以南昌、武昌作为战略支撑点,全国以四川为“最后防地”。
新任“满铁”总裁松冈洋右访日陆相林铣,恳谈对“满”政策及经营“满铁”方策。林铣指示:开发华北经济以“满铁”为中心机关,望密切与关东军联络,对日“满”共同经济委员会协力。
1936年8月20日
外交部长张群通知刘湘,谓日本外务省决定恢复成都日本领事馆,以野村为领事。刘电重庆市政府转告重庆日本领事,以成都恢复日领馆事,民众纷纷反对,希望日人暂缓前往。是日,野村仍派四人由重庆去成都筹备恢复领馆事务。21日,省府秘书长邓汉祥召集成都警备司令蒋尚朴等商议办法,决定由民众游行示威,省府根据民意电请外交部交涉拒绝,并电重庆劝阻野村缓行。
“中日合办天津电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董事长张自忠,副董事长石井,资本800万元,分整股(50元)、半股(25元)向中日双方募集。据天津支公司社长清野谈,中日现办汽车事业,系该公司试办华北经济项目之一,将来如举办成功,再办他项,如农业实验场、农业合作社等。21日,天津市政府称,中日合办电业公司用人及计划权,全归华方;日方仅作技术援助。
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程潜派唐星,陈诚派邓世增,黄绍竑派舒宗鎏三人到南宁重申南京谋和诚意。
粤汉铁路广州至衡州段通车。
中华棉业统计会发表本年全国棉产第一次估计报告,主要棉区12省5000余万亩,产皮棉1600余万担,为近20年间之最高数。
1937年8月20日
日本关东军察哈尔兵团由张北向张家口进攻;日军突破长城线。
中、日两军炮兵在浦东、虹口进行激烈炮战。
上海空战激烈,日机被击落三架;我空军击中虹口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及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同日,日机在广德被击落七架,在怀来被击落一架。
日机首次空袭武汉。
我军事当局公布,自开战迄今,日机被击落或被迫降落者共40架。我国飞机仅有七架受损。
日本浪人在厦门到处挑衅,日舰两艘驶抵该地,形势紧张。驻厦日领已命日侨妇孺离境。
日本首相近卫宣称,决以武力解决中日冲突,不容任何第三国干涉。
日本参谋本部派南次郎大将继香月清司任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派板垣征四郎任指挥官,并增派国内两个师团进犯南口。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签署《司令部布告》,号召东北全体同胞在全国抗日总动员之下,亲密联合,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傀儡政府伪满洲国,为独立、自由、幸福的中国而奋斗。
陈诚与熊式辉由南京赴上海视察张治中率部作战,是日返京。蒋介石接见陈、熊二人,询问视察情形。熊式辉表示上海之战“不能打”。陈诚认为“非能不能打之问题,而是打不打的问题”,并谓南口之线,敌必攻,我必守,“是则华北战事扩大已无可避免。敌如在华北得势,必将利用其快速装备沿平汉路南下直赴武汉,于我不利。不如扩大沪战事牵制之”。蒋介石表示“一定打”;并增派部队赴沪参战。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颁发大本营第一号训令《战争指导方案》,正式确定“以持久战为基本主旨”,以“空间换取时间”,逐次消耗敌人以转变形势,争取最后胜利。第一期作战计划预计10月至10月下旬为止,以一部兵力使用于华北,在平汉、平绥、津浦铁路沿线各要地,采取重叠配备,多线设防,逐次抵抗,以求争取时间;以主力集中华东,用于南京、长江、上海方面,诱日军陷于大江南北湖沼、山岳地带,使其优势装备无法发挥效能,达到逐次消灭日军之目的,粉碎日军速战速决之企图;以最小限度的兵力守备华南沿海各要地。
军事委员会颁布全军战斗序列: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蒋介石),参谋总长程潜。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中正(兼),作战区域:河北及山东北部平汉、津浦两铁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作战区域:山西、绥远、察哈尔。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作战区域:江苏南部及浙江。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作战区域:福建、广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蒋中正(兼),作战区域:山东南部及苏北。第一预备军司令长官李宗仁,第二预备军司令长官刘湘,第三预备军司令长官龙云,第四预备军司令长官何成濬。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空军总司令蒋中正(兼)。
军事委员会成立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统一平汉线与津浦线作战指挥。
军事委员会以日本已派陆军进犯上海,为应付来犯日军作全盘部署,遂颁发第三战区作战计划,以巩固首都及保护经济中心上海为目的。
军事委员会任命卫立煌为第14集团军总司令。
红军发布《留别西北同胞书》,向西北人民表达红军的抗日决心和必胜信念,希望西北人民加紧一切抗战准备,巩固抗日后方。
张治中对中外记者发表谈话称:“中国已发动全面抗战,作战时间愈长,则于我愈有利,故中日全面战争时期何日结束,殊难预料。然我人深信,最后胜利必将属于中国。”
日本侨民撤离威海卫。
财政部公布《救国公债募集法》,凡14条。
驻法大使顾维钧电告外交部,国联对日制裁不易;我国在法国购买军火务须保密,藉免日本对法抗议。
中旬
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发出《关于东进抗日行军中政治工作的指示》,指出这次行军的中心任务是:要以政治工作提高抗战的胜利信心,发扬战士高度的抗战热情,保证部队的巩固与战斗力的加强;要用模范的群众纪律与抗日的实际行动,影响友军,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抗战。指示还对行军中的政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1938年8月20日
星子失陷。拂晓,日舰数艘、艇20余只炮击星子城,续以飞机六架轰炸,旋第101师团千余人陷大、小定山,复炮毁星子城工事。入晚突破城东南,同薛岳兵团第52师冷欣部守兵混战。至10时城陷,冷师退扼樟树桥、玉筋山。
八路军第115师徐海东、黄克诚第344旅消灭豫北修武伪军高永之部300余人。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巡视长江两岸防线后发表谈话,称:“日军困难,十倍于华军”,“日军除为疫症所苦外,且于地理上亦处于不利地位,每日进攻辄多损折。华军士气,今已复振。”
中共冀热边区委员会致电朱德、彭德怀总、副指挥并转呈蒋介石,报告7月9日冀东七县抗日大起义及7月18日唐山7000矿工抗日大起义之经过,并说明两次起义均为国共两党党员共同领导,祝贺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新胜利。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在总部、各师、旅及军区成立锄奸局,团设特派员,其工作在各级军政首长领导下进行。
国民党下令解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救国团、民族解放先锋队、蚁社三个团体。次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表示抗议,因而被勒令停刊两日。后经周恩来严厉交涉才得以照常出版。
监察院长于右任由汉抵渝,对记者谈话,强调战时行使监察权之必要,并谓已令各监察使、监察委员巡回视察,严防贪污,辅导地方行政设施。
中旬
八路军第4纵队指挥机关一部与冀东抗日联军在河北省遵化县铁厂镇胜利会合。27日,第4纵队、中共冀热边特委及冀东抗日联军的主要负责人在该镇举行会议。会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肯定了冀东大起义的胜利,指出了起义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建立统一领导和指挥,抓紧整顿部队,并创建冀察热宁(宁指辽宁省)抗日根据地。
1939年8月20日
诺门坎苏军全线对日、“满”军发动围攻,日、“满”军遭到歼灭性打击,伤亡1.222万人,被迫寻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崇明人民抗日自卫总队在崇明县上小竖河地区遭日军3路合击,击毙日军分队长以下10余人,胜利冲出重围。
日机六架轰炸江西上饶,投弹21枚,死伤数十人。
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通知,指出秋收已近,各地党组织和八路军部队要动员广大群众及地方武装,开展秋收运动。并提出掩护和协助群众秋收秋耕,优待抗战军人家属和组织劳动互助,正确执行减租法令,动员缴纳救国公粮等10项要求。
中共中央中原局致电黄克诚,同意以苏鲁豫支队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彭明治任司令员,朱涤新任政治委员;新2旅及第687团编为第2支队,田守尧任司令员,吴信泉任政治委员;陇海南进支队与新四军第6支队第4总队编为第3支队,张爱萍任司令员,韦国清任政治委员。并决定以黄克诚兼纵队政治部主任,邓逸凡任副主任。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发出《关于创建黄桥大根据地的指示》,指出:目前工作任务是积极充实主力,严格整训部队,努力民众运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随时准备迎接反“扫荡”、反摩擦的胜利。
郭述申、戴季英等奉调离开皖东赴延安。
冯玉祥在重庆作《怎样争取二期抗战的胜利》广播讲演。
新疆省14个民族400万同胞捐款购机10架,本日举行献机命名典礼。
甘肃省政府主席朱绍良电蒋介石报告处理陇东回民暴动及所拟《清乡善后方案》,称:计划以安抚、自首、没收财产、查缴枪支、从新整理保甲等办法进行平叛。
上海发生抢米风潮,500余人冲入昌平路米店,抢去机粉100袋。此后,上海米价大涨,抢米风潮愈演愈烈。
日本嗾使北平、广州等地反英。北平市民反英会是日成立。广州伪维持会宣布广州将发生强烈反英运动,受雇于英人之华人均被迫去职。
英国外交部就日、英东京谈判顿挫发表声明称:日方所提移交天津租界白银及禁止法币流通问题涉及各国利益,难由英、日单独成立协定,最好再度召开九国公约会议共谋解决。
中旬
经济部饬令四川省各地于半月内成立日用必需品评价委员会,办理评价事宜,以杜绝不肖汉奸操纵物价。
1940年8月20日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晚8时,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20师、第129师向以正太路为中心的华北日军交通线实行总破袭。晋察冀军区以15个团兵力破击正太路阳泉至石家庄段,另以30余团兵力分头破击北宁线、津浦线(德州以北)、沧石线、平古线、平大公路北段。第129师以15个团和一个炮兵团的兵力破击正太路阳泉至榆次段,另以31个团的兵力分头破击平汉线(元氏至安阳段)、德石线、平大线(北平至大名南段)、邯济路、白晋路(平遥至壶关段)。第120师及决死纵队一部20余团兵力破击同蒲路(大同至阳曲段)、汾离公路全线。战役发起后,参战兵力增至105个团。自本日至9月10日为战役第1阶段,对敌占华北之交通线实施总破击,重点破击正太铁路。
百团大战期间,彭德怀在前线八路军聂荣臻部郭天明支队一部进攻正太线之娘子关,克附近日军碉堡数处,炸毁火车二列,车厢40余节,并击溃娘子关西磨河滩之援敌,残敌300余退守堡垒、地道内。郭部火力强攻,战至21日,全歼守敌,占领娘子关,炸毁磨河滩铁桥。是役毙敌400余人,俘虏10人。
八路军第129师决死3纵队在潞城王家庄与日军激战,第3纵队政委董天知在战斗中殉国。
八路军第129师陈正洪团乘雨攻击沁县北之漳源,歼灭守敌过半。21日晨,沁县日军百余来援,激战竟日,将敌击溃。是役毙伤日军400余人,陈团副团长吴隆阵亡,伤亡官兵200余人。
八路军第120师张宗逊旅攻击静乐东之日军据点康家会,战至21日晨,全歼守敌,旋静乐日军千余人,汽车20余辆来援,被击溃。此役共毙伤日军200余人,俘虏10余人。
日军围袭山西寿阳县王村,杀害群众143人,绝户19家。
日机170架分五批轰炸重庆,向平民区和商业区投弹,全城大火,市民死伤数百人,无家可归者约万人。英美会、十字堂、英年会、美国公谊会等10余处中弹。中国空军击落日机四架,俘驾驶员三人。同日,蒋介石特令加拨赈款100万元,交由空袭服务救济联合办事处妥为发放。
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发出关于加强游击队组织和开展敌区工作的指示,指出以破击正太铁路为主的战役计划已开始,为保障该战役胜利后继续开展工作,应着重加强游击队的组织,派得力军政干部领导,认真培养地方干部,准备在敌区长期生根,坚决缩小敌区,经常危害敌人交通。只有开展敌区内之游击战,才能巩固基本根据地,也才能做好对日伪军的工作。要求在战役计划完成后转移主力作战时,沿正太铁路南北、同蒲铁路东西,应留置各团侦察连交各军分区指挥,并对侦察连提出5点注意事项。
江苏省政府制定《防止异党非法活动办法》,指示各县、市、镇、保、甲长“以清除伪奸,防止异党非法活动两项为中心”;“保甲长应随时检查保甲内居户及要道,遇有奸伪或异党潜入,立刻密报”,“如有知情不报或放纵勾结情事,应依法惩办,并予以连坐处分”。
杂文月刊《野草》在桂林创刊,由夏衍、孟超、秦似、聂绀弩、宋云彬主编。
驻上海英军300余人自沪西公共租界撤退,调往新加坡、香港增防。21日日军进驻该区。
1941年8月20日
军事委员会任命潘文华为第56军军长。21日,任命詹忠言为第100军副军长。
日军用车一列在嘉兴附近触雷爆炸,毁机车及车辆二辆,毙伤日军200余名。
苏商时代出版社《时代》中文杂志在上海创刊。
中旬
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撤销,分别成立新四军政治部鲁迅文艺工作团(又称江淮鲁艺工作团)和第3师鲁迅文艺工作团(又称黄河鲁艺工作团)。
1942年8月20日
浙赣战场广信第10集团军预备第5师是日克广丰,第105师23日克江山,该师及游击队一部于28日克衢州,29日克龙游,30日克汤溪。
浙东抗日武装一部在诸暨县龙山、凤山一带,击毙日军30余人,俘日军1人。
晋冀鲁豫军区发起为期40天的对敌政治攻势。同日,第129师政委邓小平在华北《新华日报》发表《政治攻势与敌占区同胞的关系》的谈话,号召敌占区同胞与根据地人民密切结合,形成一个巨大的斗争力量,迎接即将到来的光辉灿烂的明天。
蒋介石在兰州指示盛世才抗苏之方针:一、中央军由兰州进驻安西、玉门,控制在哈密的俄军;二、委派新疆外交特派员,中央收回外交权,使苏联在新疆的外交纳入正轨;三、肃清新疆共产党;四、令苏军撤离新疆;五、收回迪化飞机场。
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例会通过调整军事委员会机构案,将军政部及海军部改隶属军事委员会,将军政部改为陆军部,设参谋本部、军事参议院及总务厅。任命刘郁芬为总参谋长,萧叔宣为军事参议院院长,鲍文樾为陆军部长,叶蓬为陆军编练总监,孙良诚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并暂行兼任开封绥靖主任。总参谋长、陆军部长、陆军编练总监为军事委员会当然常务委员;选陈君慧为水利委员会委员长。
日兴亚院派员赴中国占领区进行实地“考察”。第一批是日出发,视察华北、华中日军占领区之一般政务及政情;第二批由近藤荣次郎等组成,视察汪精卫政府统治情况及华北日军进出情况;第三批由后藤一三等组成,视察华北、华中产业交通;第四批由田道之四郎等组成,视察华北、华南之财政经济等。要求到年底写出调查报告交兴亚院。
邓小平于《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政治攻势与敌占区同胞的关系》一文,指出,目前对敌发动的政治攻势,就是要拯救和帮助敌占区同胞,反对敌人的掠夺,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也就是保护国家的力量,为将来反攻做准备。
财政部根据全国桐油调节管理暂行办法及其施行细则的规定,指定重庆市与川东、川中及陕南、鄂北、鄂西,凡158县、市为第一桐油管理区域。该区域的桐油如须运出,应向复兴公司领取转运证,凭证转运;该区域内的桐油业商户及桐油工厂,除应向贸易委员会登记外,并按月向复兴公司报告存油数量。
东南联合大学决定设文、理、法、商四个学院13个系以及艺术专修科,11月1日在福建建阳开学。
巴西政府宣布放弃在华特权。
1943年8月20日
国民政府与巴西合众共和国在里约热内卢签订《中巴友好条约》,凡六条。
日军川岛师团一个联队和伪军四五千人向沭阳、涟水一带的新四军发动进攻。同日,日军岩切旅团及伪军共8000余人,向苏中东台等地区之新四军第一师进攻,被粉碎。
第171师以一个营以上的兵力,向新四军合肥东西山驿地区进行“清剿”,新四军忍痛退让,无辜群众惨遭屠杀者200余人,房屋被焚百余间。
日本大东亚相青木一男抵南京,随即会见汪精卫,讨论协力完成大东亚战争和最近国际形势问题。会见后,青木对记者发表谈话称:他来南京的目的,除了要与“国府当局恳谈外,并考察大东亚省成立后日本在华机关之活动状况。此外,与现地日本陆海军当局交换意见,并视察对华新政策实施后一般实情”。21日,青木与褚民谊、陈君慧、周佛海、梅思平、顾宝衡等会谈,讨论共同建设东亚新秩序问题。22日,青木抵上海,对日本记者发表谈话称:在南京与汪精卫等人的会谈,结果均能深切理解日本之新方针。双方合作,共同完成大东亚战争的决心日益巩固。同日,青木与陈公博会谈,讨论建设上海问题。23日,青木与唐寿民、吴震修、周作民等会谈,讨论复兴经济问题。24日,青木结束在上海的活动,前往北平。9月5日返回东京。
晋西北行政公署向各级政府发出指示,确定中秋节为劳军优抗节。要求各级政府在此节日前后,发动群众慰劳军队和抗日军人家属,并向群众进行拥军教育。
四川川江民船商业同业公会船员工会联合会成立。据称拥有会员30万。次日,联合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章程议案,分组会要求政府制止军队非法封船。
中旬
新四军第1师第3旅一部在苏中如皋县东南李家桥与白蒲出扰之敌遭遇,经白刃格斗,毙伤日军20余人,俘日军士兵久保一男。
1944年8月20日
滇西中国远征军第71军第88师攻占龙陵城区文昌宫、余家寺、桅杆坡、钟山、张家寨等日军据点。日军困守西山坡、黄土坡、伏龙寺等处待援。
八路军冀中第9军分区主力部队一部在肃宁县游击队配合下,在河(间)肃(宁)公路上的白家村、张庄、大史庄伏击向河南赴肃宁之日军,毙、伤、俘日伪军200余人。
日军5000余人、伪军6000余人由济南日军第12军司令官统率,对山东滨海地区进行“扫荡”。到31日,滨海地区军民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攻克日伪军据点25处。
新四军一部及地方武装攻克江苏盱眙县城。
美国驻华空军B29重轰炸机1架,轰炸日本本土时受重伤,返航途中,坠落在苏北建阳县(今建湖县)湖垛镇日伪军据点附近,机组人员一部遇难,飞行大队长赛伏爱少校等5人幸存。湖垛据点日伪军倾巢出动,搜捕机组人员。新四军盐阜独立团和建阳县大队闻讯赶至坠机地点,在当地民兵、群众配合下,以牺牲战士4人的代价,奋力援救了美军赛伏爱少校等5人脱险。
1945年8月20日
国军收复河南新乡、商水、襄城、漯河,湖北蕲春,湖南宜章、永兴,广东乐昌、新会等县。
八路军克复热河兴隆,至此热河全境解放。
八路军冀察军区部队向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市展开进攻,23日收复该市,共歼灭伪军2000余人,俘获伪蒙疆自治政府副主席于品卿和伪张家口市市长等,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仓库70余座、骡马上万匹。
冀热辽军区第14军分区部队一部,攻占通县飞机场和顺义县城,歼灭伪军500余人。
冀鲁豫军区部队收复河南省延津县、山东省定陶、鄄城县县城,共歼灭日伪军3000余人。
渤海军区部队收复山东省陵县、博兴两座县城。
太行军区部队收复河北省赞皇县和山西省昔阳县县城。
新四军淮南军区部队解放皖东天长县城和江苏省六合县城。
伪航空训练处中校飞行教官周致和、黄哲夫等6人,在新四军策应下,驾驶汪精卫座机“建国号”反正,由扬州飞往延安。随后,伪航空训练处少将副处长白景丰等17人反正,分两批从扬州到甘泉。
解放区各军自朱总司令号令向敌伪占领城市与交通要道进军以来,为时10日,已攻克重要军港威海卫一座,光复县城19座,拔除重要车站与据点百余处。
入越中国军队抵高平,另路向河内、谅山推进。
苏联红军解放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省会沈阳、长春、哈尔滨。
蒋介石再电促毛泽东来渝。电称:受降办法系盟军总部规定,未便因朱德总司令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又称: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由重庆赴芷江,即在芷江成立前方司令部,接受日军投降。
王世杰自苏返渝,即谒蒋介石报告中苏缔约经过。郭沫若亦同机返抵重庆。
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目前军队编制的决定》,指出,为了最后消灭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各战略区应就现有兵力迅速抽出应就现有兵力迅速抽出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编为野战部队,其余则编为地方部队,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各地区应在人民可能负担的条件下,迅速动员新兵入伍。民兵及自卫军则应尽量发展。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各战略区就现有兵力迅速抽出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编为野战兵团中共中央决定撤销中共北方局,以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滕代远、王宏坤、张际春、王从吾、李达、杨立三、王新亭、李大章、杨秀峰、陈赓、李雪峰、宋任穷、陈再道、杨勇、李菁玉、张霖之、杨得志、苏振华21人组成晋冀鲁豫中央局,以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滕代远、王宏坤、张际春、王从吾、杨秀峰8人为中央局常委会委员,邓小平为书记,薄一波为副书记。取消中央北方局。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滕代远、王宏坤为副司令员,薄一波为副政治委员,张际春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为参谋长。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军区。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晋察冀中央局成立,聂荣臻任书记,刘澜涛、罗瑞卿任副书记。
毛泽东致电程子华等,指出,苏联红军南下,晋察冀军区主力之任务是配合苏军夺取张家口、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沧州、唐山、山海关、锦州、朝阳、承德、沽源、大同。但须以有力一部确实切断正太铁路并相机占领,协助贺龙夺取太原。我军所到之处,迅速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武装人民,扩大军队。
刘伯承、邓小平、滕代远分别致电太行、太岳、冀鲁豫军区,指出,太行军区以有力一部(包括第1军分区、2军分区全部)配合冀晋军区部队切断并相机攻占正太铁路,阻止国民党军由太原东进。太行军区第7军分区、8军分区和太岳军区第4军分区全部,求得攻占垣曲、新乡之线,准备阻止国民党军北进。冀鲁豫军区要不断集中兵力,准备夺取郑州以北的平汉铁路线及郑州至商丘段陇海铁路线,歼灭伪军。冀南组成之机动部队不再到太行,应位于安阳、邯郸线以东地区,继续集中兵力待命行动。
财政部为维持金融,安定市面,准银钱业以黄金为押品互相拆款,并可向中央银行转抵押。重庆市面之黄金、美钞与桐油等,其市价继续下跌。
中旬
新四军第5师和地方武装,对拒降日伪军展开进攻,历时10余天,毙俘日伪军3500余人,解放中小城镇12处。
(综合、修订自《中华民国史大事记》《中华民族抗日编年》《中国抗日战争大事记》《八路军大事记》《新四军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大事记》“抗战直播”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