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新闻网)
转自:河北新闻网
【#郑州续面风波何以轰动全国#】#续面风波背后的三重反思# 这两天,河南郑州面馆老板霍某跟顾客因续面发生的纠纷持续引发全国网民关注。一开始,是顾客要求续面,遭老板拒绝,顾客给饭店打了差评,老板不满意,要求删除。沟通未果,老板选择网络曝光,进行了于己有利的“选择性叙事”,没有交代清楚顾客前后也付了140多元餐费,网民受到误导,进行了情绪站队,纷纷指责顾客一方利用规则漏洞薅小饭馆羊毛。媒体介入后,带来更多增量信息。事实并非如老板单方陈述,7个人消费不止70多元,而是140多元。续面过程中顾客与老板进行了沟通,但因店方态度问题,孩子受到惊吓。而且,面馆老板在未经对方同意情况下,进行网络曝光,全程没有打码,涉嫌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肖像权。事件反转后,网友又为顾客打抱不平,随后,更多网友爆料称,涉事老板曾多次在社交平台怒怼顾客,续面风波后,还“阴阳”7名顾客为“七匹狼”。不少网友冲进服装品牌“七匹狼”直播间,要求服装企业对面馆老板进行起诉维权。8月18日晚,大量市民来到事发地进行围观,现场还有人直播,在一片“关门,关门”呼喊声中,面馆最终关门歇业,面馆老板的社交账号也被禁止关注。一碗面惊了一座城,“免费续面”本来是暖心承诺,结果却因为规则模糊,成了矛盾的导火索。回溯这场续面“罗生门”,有3个问题值得深思。一、自媒体不是颠倒黑白、罔顾事实的地方。网络时代,人人都有记录日常、分享生活的权利,但需要建立在真实与真诚之上。现实中,不少人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进行不实渲染和夸大,秉持“黑红也是红”的逻辑,利用信息不对称和网友们的朴素同情心,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尽管通过欺骗性手段,暂时可以博得一些关注和同情,但当事实公之于众的时候,造假者也会被流量狠狠地背刺。因此,善用自媒体,必须以真实客观为前提。二、事实不清的时候,不妨让信息再“飞一会”。在续面风波中,不少网友的同情心被人当枪使了,就连一众媒体都被带歪了,把枪口对准了7名顾客。很多媒体评论“贪小便宜”“薅羊毛”“精致的利己主义”等,分析不可谓不深刻,批评不可谓不尖锐,可反转后又悄悄地删了稿子。面饭老板于己有利的“虚假陈述”固然令人不齿,但作为机构媒体的公信力,也在一次次反转中被削弱了。因此,面对甚嚣尘上的纷争,媒体不妨让信息多“飞一会”。三、除了激化矛盾,应该找到一个成本更小的化解方式。“免费续面”本来算不上一件大事,却掀起滔天巨浪,引发网民围观。情绪化站队、非理性表达,网暴如同潮水,浪来浪去。如果一开始就心平气和地沟通,解释清楚续面规则,顾客是不是就不再打差评,也就没有一连串闹剧的发生。只能说,网络很单纯,复杂的是人。根据目前媒体掌握的信息看,面馆老板也存在利用网络进行自我炒作的嫌疑。当事人动机不纯,到最后,只能是事与愿违,竹篮打水一场空。一起小纠纷,酿成“大事件”,到目前为止,这场网络口水战还没有赢家。小事不小,这件事也给普通人提了个醒。在生活中,要敬畏规则、敬畏法律,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要敢于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益。同时,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普通人很难禁得住流量诱惑,但流量是一把双刃剑,不要试图玩火,否则一定会害人害己。@纵览新闻